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夜晚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追剧、刷微博朋友圈、逛购物网站,简直不亦乐乎。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无缝对接中,伴随而来的是无孔不入的蓝光。
夜间蓝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但戒掉睡前玩手机这一习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有调查显示,99.99%的人在晚上都会玩手机,且63%的人玩手机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
01什么是蓝光
蓝光其实是自然光的组成部分,我们平常看的太阳光,其中就包含蓝光。
红光波长-纳米,黄光波长-纳米,蓝光波长-纳米。通常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也就越强。因此,蓝光是指波长在-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在可见光的7种颜色中,越靠近紫外线区域的可见光(如紫光和蓝光)能量越强,对人体的伤害也会更大。
02蓝光的危害
首先,不必过于恐慌蓝光的危害:波段在-纳米的蓝光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具有调整生物节律、情绪、记忆力等重要作用。
波长在-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害蓝光,除了对人眼造成直接伤害以外,长时间接收还会增加全身相关疾病风险。
损伤视网膜
长时间看电脑、手机屏幕容易造成视疲劳,可能导致眼睛发干发涩,进而增加干眼症的发病率。
有数据显示:每年因有害蓝光及辐射导致全球超过3万人视力严重受影响。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有害蓝光及其他辐射而出现眼睛不适、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白内障,损伤视网膜。
侵袭皮肤
蓝光会引起皮肤的黑色素沉着,尤其易在表皮颗粒层和更深层的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导致皮肤变黑、暗沉、长斑。
蓝光和紫外线一样,都会促使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更多且更活跃,从而加速皮肤衰老,导致皮肤缺乏弹性、皱纹增多。
昼夜节律紊乱
睡前接受过多的蓝光(如看小说、打游戏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打乱昼夜节律,导致夜晚失眠和白天疲劳。
增加疾病风险
蓝光通过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昼夜节律,而昼夜节律紊乱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03如何减少蓝光伤害
要抵御蓝光的危害,应尽量减少夜间使用电子产品,在不得不使用的情况下,开启夜间模式,减少蓝光对人体的辐射。
对于需要长期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人群,建议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适当防护,如涂抹矿物防晒霜或粉底等。
饮食均衡有利于护眼,平时多吃绿色蔬菜。
建议大家多走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必须长时间面对屏幕,应注意劳逸结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