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三妹子,父母还能陪你多久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9-4-22 18:47:19   点击数:
 

图文

成省桐

谨以此文记录姑姑和姑父对脑瘫女儿不弃不离,苦心相伴近三十年的真实故事。

三妹子是我姑姑的第三个女儿,先天小脑发育不全,28岁的她智力仅相当于5月龄婴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个姑娘的出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她的故事,折射出这个家庭中各代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

姑父出自书香门弟,世代读书识字。在留存的旧式黑白照中,姑父的祖母旗袍加身,簪挽发髻,慈眉善目;官位在身的祖父穿长袍,蓄山羊须,目光深邃。军阀混战中其子女各自逃难,散落四处。

姑父的父亲流落青岛,解放前是纺织厂的管账先生。抗日战争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后,老爷子携全家逃回祖籍——湘乡杏子西亨(今属双峰)。解放后,老爷子被评定为地主,受不了邻里的岐视与批斗,积郁成疾,英年早逝。

姑父成了家中唯一的、尚在襁褓中的男丁。姑奶奶带着姑父低调谦卑地做人,姑父被时代浪潮淘成了隐忍求全、体质孱弱的的赤脚医生,戴着“地主”这顶帽子,到30岁还没娶亲。

直到姑父在爷爷的篾货铺遇见小巧玲珑的姑姑,心生爱意,悄悄送她一方手帕,姑姑以那个年代闺阁中少女该有的矜持与自重婉拒。在姑父看似无意的多次闲顾后,我爷爷阶级观念深厚坚决反对女儿与地主之后交往。不久爷爷患病,恐有性命之忧。姑父托在长沙的表兄求医问药,治好了病。感念救命之恩的爷爷方才许了这门亲事,二人于年成婚。

姑姑就这样嫁入了“地主”家庭。在年前的“大集体”年代,即使与他人同工,但工分计算却不一样。随后,虽是田地承包责任制到户,姑父所在山村山多田少,每到旱季,需日夜守在田边抢着放水、蓄水,姑父文弱,姑姑瘦少,哪抢得过别人家身强力壮的男丁们,免不了吃些亏。

于是,姑姑很自然地渴望生个男孩,能添份劳动力,分担家庭重担。然而,农村超生工作抓得越来越紧。依照“一胎节育、二胎绝育”的政策,已育有两个女孩的姑姑被强行拉走,让医生匆忙之中行了结扎手术。

年,姑姑小病一场,不久意外地发现有了身孕,让一家人又喜又惊,惊的是如何逃脱计生队锐利的侦查哦。为了不现肚形,怀孕的前6个月,姑姑一直用腰带缚住腹部。到实在藏不住时,便以婆媳失和、离家出走遮人耳目,实则白天蜷缩在牛栏楼上的草垛里,深夜方潜回屋里困觉。

由于姑姑孕前小病服了药,孕中长时间屈膝弯身,心悸慌张地躲躲藏藏,生产时早产加难产,胎儿在产道停留时间过长,出生后没多久,便心酸地发现三姑娘是个“很特别”的宝宝,姑姑仍视若珍宝。过了周岁,三妹仍只能软绵绵地趴在姑姑肩上,且时常日夜惊哭不休,听闻“夜哭郎”要吃百家饭,姑姑羞于向屋门口人索粮,常步行数十里去外地挨家讨米,持续数年,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布鞋底。

姑父则背医院,问遍了中医西医,当年单价多元一支的治脑专用药也坚持用了一年多。平常一直留心相关医疗资讯,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7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