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特辑市一医院眼科超级专家团为你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7-8-30 8:28:56   点击数:
 

近十年,眼镜和手机一样,从稀罕物变成了司空见惯的随身物品。对于青少年,家长可以勒令孩子把手机放下,可尴尬的是,他们无法把孩子的眼镜摘下来。青少年近视人数逐年提高,患病率居全球首位,近视的发病年龄更是从20年前的13~18岁提前到了9~14岁。

因此,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这也是“爱眼日”主题连续第二年聚焦近视问题。医院眼科专家们分别针对各种与近视相关的疾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高度近视者易发“黄斑变性”,看方格表可自查

孙晓东主任医师

医院副院长、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

如果近视度数大于度,并伴有眼轴的延长,一般我们称为高度近视,如果这些患者出现了视网膜脉络膜等眼底改变,我们可称为“病理性近视”。而如果这一类人群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异常症状,很可能就是出现了今天我们要说的“黄斑变性”。

发现黄斑变性其实很简单,近视朋友在家通过阿姆斯勒表就可进行快速自查: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

2.如有老花或近视,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3.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

4.重复步骤1至3检查左眼。

当凝视中心黑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区出现空缺或曲线,就可能是眼底出现毛病的征兆,请尽快就诊。

年纪大了近视却加深,或是白内障

邹海东主任医师

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白内障科主任

45岁以上的人往往都会先后逐渐患有老年性白内障,一般来说,白内障大多是晶状体的皮质混浊,引起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情况。

除此之外,有一种类型的白内障称为核型白内障,表现为近视或原有近视度数增加,而老花的程度则相对减轻,甚至在阅读时可摘下老花镜,这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混浊首先从晶状体的核心部开始,由于晶状体核密度增加,中央部的屈光指数增大,可产生屈光性近视。

澳大利亚的眼科专家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核心白内障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紫外线导致的眼球晶状体损伤多数发生30岁以前,年轻时较多暴露于阳光下的人上了年纪时患白内障的几率要高得多,因此,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外出时要注意眼部的防护,戴上太阳镜。

“糖网病”导致的失明能“传染”

郑志主任医师

医院眼科执行主任(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增殖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早期阶段,也是2型糖尿病病友最常见的视力受损的原因。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疾病继续发展,视网膜上就会进一步生长出新生毛细血管,进入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阶段。这时眼底的病变已经不可逆转,病变的新生血管会破裂出血,血液的聚集阻止光线进入视网膜,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反复出血和不完全的吸收后血管退变代之以机化条索,不断的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失明。

由于糖尿病是全身性病变,一般情况下双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相近,患者一只眼睛失明后,另外一只眼也往往难逃厄运。

青少年预防近视关键在早期防控

柯碧莲主任医师

医院视光/屈光/眼表科主任(北)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因此,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早期防控。尤其是视力正常的孩子,要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hbyx/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