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转载自台湾的同行。我稍微整理了一下。作者用的全是繁体字,中间夹杂着英文,我尽可能让大家能读懂!现在大家比较关心嵌体的知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处!
大家觉得呢?Onlay可以防止crack(劈裂)恶化吗?可以防止牙齿劈开来吗?
老实说我也不太确定......不过大家不觉得上图的onlay,跟大家预想的有很大的不同吗,说到onlay,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会是这样的东西吧:
为什么会变成一片平平的东东阿?其实这就是本篇想要探讨的主題:bondedceramiconlay(粘接瓷高嵌体)的preparation(预备)和标准goldonlay(黄金高嵌体)的preparation(预备)到底有何不同??这些讨论以后,onlay到底能不能防止牙齿裂开这个問題,可能就会有答案(真的是“可能”而已,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确定)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图。下面分别为笔者一个传统goldonlay(黄金高嵌体和一个bondedceramiconlay(粘接瓷高嵌体)的case:
大家看出标准goldonlay跟bondedceramiconlaypreparation最大的不同之处了嗎?没错!!就是retentionform(固位形)!!bondedonlay的preparation“有时候缺乏”传统的retentionform(其实我不太确定是“有时候缺乏”还是“几乎不需要”…..)难道USC流(PascalMagne/谢智洲医师)跟fundamentalofoperativedentistry课本的图示在我看来都是“几乎不需要”但我怕我这样写会被卫道人士肉捜然后被OD学会除名…..
老实说写到这边,我觉得这一篇会有点乱。因为我想把goldonlay和bondedceramiconlay的preparation写在一起,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改变那么大,另外我也想把indication(适应证)一起加进来,因为,我觉得preparation(预备)懂了,indication(适应证)就懂了。让我们继续走下去,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我会想把那么多事和在一块儿讲了。現在主流的bondedonlaypreparationx到底有多欠retention(固位),大家翻书就知道了:请看FundamentalsofOperativeDentistry第三版()和第四版()的estheticinlay/onlay的部分(以下引用课本的图:
不知道大家看完以后有沒有在心里OS:WTF?(北京话:这是啥儿台湾话:ㄗㄟ係三小)课本有沒有写错,这样的preparation(预备),restoration(修复体)可以撑多久??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疑问,虽然我在年左右就在怀疑retentionform(固位形)对bondedrestoration(粘接修复)的重要性?但我每次提出这样的疑问,就会有人跳出来提醒我舍弃retentionform(固位形)太叛经离道,我如果再继续讲的话,大概就要绑到火柱上去烤了。阿就在我极度怀疑却又不敢说什么的这几年间,无retentionform(固位形)的preparation(预备)已经变成主流了.......虽然我没有证据说这样的preparation会让我们的充填物maintain(维持)的比传统preparation还久,但我确定这样是可行的,原因有三:
1、如果这样prepareonlay会一直掉,那沒道理一本课本年这样写,年年底出新版的时候不把它改过来 2、如果这样prepareonlay会一直掉,那沒道理谢智洲医师底下的under-graduated(本科在读)的student(学生)可以这样做 3、如果这样prepareonlay会一直掉,那沒道理PascalMagne会发表这种东西(下图)Magne叫它occlusalveneer
虽然我最近才确定onlayretentionform“有时候缺乏”没有关系,但其实crown(冠)的部分我已经有偷偷做几个retentionform不足的case了,例如这个bondede.maxcrown大概一年多了(抱歉我找不到他最近回来f/u的photo大家先看一下刚粘上去時候的):
这其实也是一个cracktooth(隐裂牙)套上crown之后就好很多的case。但其实像我做这种超短的bondedceramiccrown,在课本里面已经被称作onlay了說Orz…..:
明明被度车一圈了,课本还是是叫它onlay,为什么不叫crown呢。这个令大家很confuse(困惑)的问题,等一下也会讨论
大家会不会问,这样的crown/onlay为什么retention不够?这样讲好了:1、在ZPCcement(磷酸锌粘接)的时代,大师们认为crown的abutment高度要有4mm高,retention才够,但这个caseabutment最长的地方了不起2.5mm 2、在ZPCcement的时代,大师们认为crownaxialwall的taper(锥度)要维持在6度(虽然我不知道这在临床要怎么量出來),但我这个case最平行的地方一定大于6度那一定会有人讲,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不要把margin(边缘)降下去,让abutment长一点?为什么不把平行度抓平一点?答案:
1、abutment要有4mm,我就得把一部分的margin降到subgingival(龈下),降到比较不bond-preferred的dentinmargin。(enamelmargin对bonding有利,但sub-G(龈下)的情況大部分沒有enamelmargin(牙釉质边缘),即使有也很难在bonding时保持干燥) 2、axialwall平行度6度,对我而言是临床上不可确认的事情。我不会跟別人说:我的prepare很靠近6度,因为我从来没量过.....但我会跟別人说,我在某个case上prepare尽量平行以争取更好的retention(固位)。但如果我在全瓷的case这样做(尽量平行),我会发现技工需要在我的die上做更多的modification(修改)(因为我可能会造成一些undercut),我不喜欢这样。
所以简单的来说: 1、传统preparation4mmretentionform的概念与bonded-restoration希望能有enamelmargin的概念在某些临床状况下互斥。 2、传统preparation讲究axialwallretentionform的概念与bonded-ceramiarestoration需要更大的axialwall倾斜度的概念互斥。因此,bondedposteriorrestoration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像上面的goldonlay一样把die吸住的那既然本质上缺乏retentionform,bondedrestoration的预后有可能跟传统cementedrestoration(4mmabutmenthigh,6度taper)一样久吗?老实说,我不晓得.....但我这三年还没掉过一顆bondedceramic(也沒fracture),但我掉过一顆缺乏retentionform的PFM(#46,buccal太倒,GIC黏,病人牙线拉掉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一顆精确的highgoldcrown,可能可以维持60~70年,但一顆精确制作且粘住bondedrestoration就像房价一样,你觉得他“很快”会掉,但“很快”可能是6年,8年,15年,甚至更久,因为牙医师确立正确粘接陶瓷的方法,发展出强度够強的陶瓷,也是最近这10来年的事而已,跟ZPC+highgold这样无敌組合超过百年的历史而言,根本无法比较。如果你是死硬的retention(固位)派,那我刚刚讲的可能很难打动你,但你知道为了retentionform去把牙齿度車一圈,然后把margin放到subgingiva,这样的做法跟bondedonlay比起來,会多磨掉多少齿质吗?大家有想过,为什么要做onlay吗?我们來看下面的图:
即使是标准goldonlay的retention力和crown相比,连一半都不到,那为什么我们要做goldonlay??如果什么都要以retention为重,那我们通通作crown就好,干嘛要做onlay?你既然会想要做goldonlay,就是因为你希望可以保存更多齿质,那如果以现在的adhesive技巧,可以免去过多的retentionform制备,然后留下更多齿质,那我们为什么不做??还有你知道subgingiva的preparation以及印模,到底可以多不精确吗?(当然,在适当的放大倍率底下,大师可以很精确,oralhygeine(口腔卫生)很好thickbiotype的病人可以很精确......)牙齿車很多,但marginsub-G又不够精确的后果,就是这样:
病人都说,他们的crown已经做了快要20年了,很稳,沒掉过....retention一級棒噢~~但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我们要的吗?老实说,我宁可我的bondedonlay10年后就掉下來,但因为齿质保留的够多,沒有sub-Gdecay(龈下龋坏)的问题,让我还可以在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bondedonlay;也不要retention很够,撑了20年之后,只能换一棵植牙。(当然,我们也可以反推,上图的case想必原本条件就很差,这样可以撑20年,那告诉我们:条件太差的abutment,做crown就对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篇:大概就会了解,未来的主流是supra/even-G的preparation了。在adhesivedentistry的世界里,为了retentionform去把margin降到sub-G是沒有必要的。还有要记得谢医师说:在USC,如果under-graduated的学生要做sub-Gpreparation(龈下预备),要事先写报告跟指导医师讨论其必要性……
好吧,以上拉哩拉匝地讲了一堆,我们要把焦点再放到preparation上。让我们再来想想看bondedonlaypreparation除了: 1、不用管abutmenthight(Magne大师occlusalveneer的abutmenthight=0),尽量将margin放在supra-G的enamel上 2、不用管axialwall平行度(Magne大师occlusalveneer的taper度=度),反而要尽量注意不要有倒凹(请注意,医院的话,请不要问你的instructor能不能学Magne这样做occlusalveneer这样尷尬的问题,因为说真的,全世界能这样做的也只有Magne,虽然我最近有case想要踹踹看,医院教学弟妹的话,我也会要求学弟妹不要这么前卫.......) 至於indication(适应证)方面,看完上面的文字,大家或许可以猜到一些了—bondedceramiconlayindication的第一条,而且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
复合树脂修复技术培训
年9月26-28日(成都站)
主讲:国洪波
讲师介绍:国洪波: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现就职于山东中医院—东郊口腔门诊,是国内最早开展树脂修复技术培训的讲师;专注于复合树脂知识的研究,擅长树脂美学修复,提倡微创保守治疗理念,经常受邀出席民营口腔学术会议以及各大公司的演讲;并对一些大型口腔门诊和诊所内训。已在国内10几个城市举办过数十期的树脂培训班。精彩病例被《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基础理论与临床》、《中国牙齿美学病例精选》所选用。作为主译翻译出版《前牙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基础与临床》,《口腔修复学临床解决方案—原理与技术》。
●复合树脂的速成课程。
。为您的患者提供自然美观和耐久的树脂修复体。
。解决术后敏感和脱落问题。
三天培训课程大纲:两天理论课,一天操作课
第一天:后牙理论课
?牙体组织结构;
?粘接剂成分、作用;
?湿粘接技术、原理;
?全酸蚀与自酸蚀技术;
?后牙窝洞预备方法;
?垫底材料的选择:流体树脂垫底;
?II类洞的邻面成形方法;
?后牙咬合形态与解剖学结构记忆技巧;
?后牙区自然分层:3层、2层、简化技术和大块填充;
?解剖式充填五步法;
?染色树脂的应用;
?调整咬合、抛光;
?后牙间接树脂嵌体修复;
?根管治疗后嵌体的选择;
?粘接树脂嵌体的材料选择;
第二天:前?牙理论课
?比?、个性化比?板的制作;
?IV类洞的牙体预备;
?自然和“隐形”的IV类洞修复;
?可预先选择颜色和材料进行分层;
?当前的树脂系统以及其特点;
?乳色树脂:它们的特征使修复体更自然;
?牙釉质树脂:如果控制厚度防止玻璃效果;
?牙本质树脂(不透明树脂):如何遮盖底部不良的颜色;
?天然牙形态及其与修复材料的光学特性;
?拟定正确的修整形态、表面纹理和光泽;
?牙齿改形:关闭牙间隙、发育不全和锥形的上颌侧切牙;
?楔缺: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天:操作课
?画图(上颌6、下颌6);
?I类洞的分层充填;
?树脂嵌体的制作;
?IV类洞的分层充填;
学员自带:光固化灯,离体牙(后牙),离体牙备好一类洞(洞的深度3-4毫米,宽度超过整个颌面的1/2-1/3)
主办单位:重庆铭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