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析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表现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6-12-25 16:40:44   点击数: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膝关节半月板的一种异常表现,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呈盘状而得名。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较大争论。

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高于国外,达到3%~5%。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板容易发生损伤,国外文献报道,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的发生率为38%~88%,国内报道的发生率竟高达到92.3%。

半月板由纤维软骨组成。上面微凹,与股骨内外髁相适应;下面平坦,与胫骨平台关节面相接。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略呈「O」形,前后角距离近。盘状半月板多发生于外侧半月板。

根据Watanabes分型:1.完全型盘状半月板的游离缘延伸至髁间窝;2.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的游离缘未达到髁间窝;3.Wrisberg型为半月板形态正常,但后方关节囊附着处缺失(缺乏后方半月板胫骨韧带),或缺少外侧胫骨平台的覆盖。内侧半月板不存在Wrisberg型。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完全性盘状半月板

图2不完全性盘状半月板

影像学对盘状半月板的诊断

1.X线表现

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传统X线平片对其诊断率很低,主要依靠如股骨外髁变扁平、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腓骨头高位等间接表现来诊断。

图3同一个患者双侧膝关节,可见双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

2.MRI表现

(1)矢状面显示层厚4~5mm的扫描序列连续3层及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2)冠状面上半月板游离缘在中1/3处显著延长或延伸至髁间窝;

(3)半月板增厚,约比对侧厚2mm。

较为典型的盘状半月板案例

(1)病例一

女性,20岁,左膝关节疼痛。行左膝关节MRI检查结果如下。

图4冠状位T1WI。冠状面像上盘状半月板中部宽度显著增宽,与同侧胫骨关节面宽度的比率(板/胫比率)超过50%

图5矢状位FS-T2WI。连续5个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2)病例二

男性,65岁,左膝关节疼痛,行MRI检查结果如下。

图6冠状位和矢状位FS-T2WI。外侧半月板冠状位增厚,呈楔形改变,矢状位连续4个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3)病例三

男性,30岁,右膝关节弹响,膝关节交锁。行MRI检查结果如下。

图7冠状位T1WI图像显示右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增厚

图8右膝关节矢状位FS-T2WI显示连续5个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治疗

盘状半月板在如果没有撕裂表现,没有临床症状,无需进行处理。

盘状半月板的处理主要是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或全部切除术,Wrisberg型有向关节内移位的趋势,应行半月板全切手术。

编辑:刘芳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诊断点击查看

哪种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更易合并半月板损伤?点击查看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白癜风什么中药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stl/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