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周医生,体检医院说我杯盘比大,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25/2/23 13:26:58   点击数:
                             

原创掌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在门诊中,有不少拿着体检报告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有指着报告中“C/D比值大”而紧张地询问“医生,医院说我杯盘比大,可能是青光眼?!”的病友。

那么,杯盘比是什么?杯盘比大一定是青光眼吗?杯盘比大需要注意些什么?

Q:杯盘比是什么?

体检报告中出现的“C/D值”,即杯盘比,是指眼底视杯与视盘直径的比值。有调查结果表明,正常人群中95%的人C/D值在0.6以下,且98.33%双眼相差不超过0.2。

通俗地讲,视盘是视神经穿出眼底进入颅腔的通道,视盘中央的小凹陷称为视杯。而神经纤维就沿着视盘的边缘部分穿出眼球,组成了盘沿,也就是视杯与视盘之间的区域。当青光眼等疾病损伤了神经纤维层,盘沿就会变窄,那么杯盘比就会增大。

Q:医院检查吗?

很大一部分患者就诊于眼科都是因为体检时被告知杯盘比大,需要做进一步检查,那么这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杯盘比大是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害的重要表现之一,而青光眼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重要的致盲疾病,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因此,在体检中心初次发现杯盘比偏大,特别是在历次体检中杯盘比逐渐增大的,医院眼科筛查青光眼相关指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Q:杯盘比大一定就是青光眼了吗?

不一定。基于统计结果,临床上考虑将C/D值≥0.6、双眼相差≥0.2作为青光眼筛查标准;但正常人群和青光眼患者的C/D值范围有部分重叠,所以并不是杯盘比大就是青光眼,杯盘比小就不是青光眼。

就像前文提到的,大约有5%的正常人C/D值≥0.6。这部分人天生杯盘比就偏大,称之为“生理性大视杯”。他们的眼科相关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并且经过多年随访视功能都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太过担心。

Q:发现杯盘比偏大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明确家族史。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如果家族中有确诊的青光眼患者,本人又检查出杯盘比偏大,需要格外警惕青光眼的可能,尽快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其次,如果检查后还不能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仍需要定期随访,进行相关眼科检查。

Q:青光眼患者的视杯视盘是什么样的呢?

视盘盘沿的选择性丢失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正常盘沿宽度一般遵守“ISNT”原则,即下方最宽,上方、鼻侧次之,颞侧最窄。青光眼主要损伤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因此尤其需要注意神经纤维层分布较为密集的颞上、颞下象限处,这两处盘沿异常是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的特征表现。

下面四幅图展示了青光眼导致盘沿逐渐丢失的过程。a图为正常眼底视盘图像,杯盘比小,盘沿宽;b图为大视杯,需要进一步做眼科检查明确原因;而c图已经可以发现颞下象限的盘沿变窄,此外视盘颞上有小出血灶,说明青光眼正在发展;在d图中视杯呈竖椭圆状,即上下象限丢失多于鼻、颞侧,是青光眼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Q:青光眼对视功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青光眼的视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视野损害和缺损,往往还伴有对比敏感度、辨色力的下降等。其中视野改变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视盘盘沿变窄、视杯切迹等体征的损害程度相对应,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评价青光眼病变严重程度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典型的青光眼早期视野缺损可表现为旁中心暗点,即在注视点周围10范围以内的视野缺损与损害,多见于鼻上方。随着病程进展,旁中心暗点逐渐扩大、增多、相互融合,导致弓形暗点、环形暗点,最终可发展成管状视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Q:我杯盘比大,但是没有视野改变和缺损就不是青光眼了吗?

不一定。

虽然视野改变和缺损是青光眼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但是只有当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上述典型表现,且目前临床上能检测到视功能变化的时间点往往迟于视盘形态的变化。如果您杯盘比偏大,医院检查,让眼科医生来帮您判断。另外如果生活中突发头痛、眼胀、视力模糊、视力骤降等可疑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尽早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挽救视功能。

Q:真的是青光眼怎么办?

不要怕。

医院眼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可以选择用药、激光、手术等多种治疗方式。虽然青光眼可能造成的结局并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能尽早检查确诊、遵循医嘱规律治疗、定期复诊、坚持随访相关指标,是可以将视功能长期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保障较好的生活质量的。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

执笔:薛奕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张宇燕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青光眼学组组员,医院

原标题:《世界青光眼周:医生,医院说我杯盘比大,可能是青光眼!》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stl/14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