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眼科学大查房2015年第1期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6-11-2 9:46:43   点击数:
 

《眼科学大查房》目录

会议快讯(年美国眼科学会年会)

e1反向Brown综合征:“反其道而行”

反向Brown综合征是由下斜肌紧张或缺乏弹性所致,更常见的表现为初次下斜肌减弱术后上斜肌瘫痪复发。通常仅对受累眼的下斜肌实施减弱术即可。

e3弱视:一种双眼疾病

在小儿眼科学专场,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EileenEBirch教授阐述了对斜视的新认识,即:弱弱视儿童双眼视觉系统结构完整,但仅有单眼功能。

e4小儿斜视手术首次不成功怎么办?

美国杜克大学EdwardGBuckley教授就小儿斜视手术首次不成功后的处理技巧进行了报告,为广大眼科医师提供了技术指导。

e7Sinskey手术治疗眼球震颤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眼科学临床教授RobertWLingua作了报告,通过视频介绍了Sinskey手术(Sinskeyprocedure)的具体方法以及术后效果,扩展了Sinskey手术的范围,以预防严重术后斜视。

e86例小儿角膜和眼前节疑难病例分析

在小儿眼科学专场,6名来自美国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所接触到的较棘手的小儿角膜和眼前节疾病病例以及最终诊断,并提出了相关眼科疾病管理的要点。

e12下斜肌牵引试验有助于制定下斜肌再手术策略

上斜肌和下斜肌牵引试验对因斜肌功能障碍导致并发斜视的患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行下斜肌牵引试验进行详细评估可更好地指导外科医师制定手术策略。

e例小儿神经眼科学疑难病例分析

美国阿肯色州大学眼科学教授PaulHPhillips和哈医院GenaHeidary博士等介绍了3例小儿神经眼科学疑难病例,并作了详细的病例分析,对临床诊断思路建立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e15美国近25年小儿眼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美国近25年小儿眼科医疗纠纷共包含例索赔案例,最常见的原因为斜视,最为严重的原因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平均赔偿金额高达美元。最易导致医疗纠纷的管理环节包括知情同意书的签署、随访以及诉讼程序。最高的赔偿金额源于随访环节的问题。

病例讨论

P1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曲博刘奕志

由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引起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不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多发生于角膜的内切口。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超声生物显微镜或Pentacam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前房注气术可有效治疗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

P6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王敏张美芬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是一种少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对于疑诊为PIOL的患者,临床检查应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行神经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主要依据为发现眼内有恶性淋巴细胞。玻璃体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检验、细胞因子检测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极大地提高了PIOL的诊断率。

P12房角支撑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宣懿罗怡

房角支撑型前房人工晶状体(ACIOL)是囊袋不完整的复杂性白内障手术以及屈光手术中植入的主要晶体类型。由于直接机械性接触或炎症,房角支撑型ACIOL植入术后可能发生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严重时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进一步则导致角膜水肿或角膜大泡病变,多种原因,如瞳孔阻滞可引起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P20瞳孔成形术联合Artisan虹膜夹持型IOL植入术治疗大瞳孔无后囊支撑的无晶状体眼

徐雯吴晶刘健叶盼盼何峰英梁冠璐

对瞳孔散大、缺乏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瞳孔成形术联合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IOL植入术时,手术切口需在5.5mm以上,术中在角膜缘做灌注,以维持眼内压力。缝合切口时,需严格调整缝线的松紧,以降低角膜散光。术后并发症有虹膜脱色素及出血,IOL移位或脱位,眼压升高,瞳孔阻滞,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和眼底并发症等。

P28虹膜劈裂症

郭晓红郭海科

虹膜劈裂症是一种罕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虹膜前后层之间的分离,虹膜基质层劈裂、萎缩、色素脱失,游离端呈絮状漂浮于前房内。常发生在60~70岁的患者,多为双眼患病,无家族史。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伴有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青光眼、圆锥角膜、梅毒性间质性角膜炎、小眼球及晶状体半脱位。其中青光眼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3的虹膜劈裂症患者存在青光眼(闭角型占40%),须与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外伤性虹膜劈裂、Axenfeld-Rieger综合征、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相鉴别。超声生物显微镜可辅助诊断。

文献综述

P33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态学特征及可能机制

侯敏吴明星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不可逆,并发性白内障往往可加重其视功能损害,不同形态的并发性白内障往往对残存视力的影响不同。RP并发性白内障可分为后囊膜下型白内障(PSC)、核型白内障、前囊膜下型白内障(ASC),以及混合型白内障。RP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态不同可能与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不同相关。RP患者常伴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有必要对晶状体混浊形态及悬韧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

P39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谭亮章穆劲卫田芳张红

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手术过渡为屈光手术,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OL)眼的视觉质量越来越受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stl/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