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综合征之七Terson综合征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8-4-24 15:58:30   点击数: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概述

Terson综合征:Terson综合征为眼内出血合并任何形式的颅内出血伴急剧颅内压升高。

年Terson首先报告了颅内出血可以是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眼脑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象。

特点

通常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及短暂的昏迷病史,无眼外伤史及眼本身出血的疾病。

玻璃体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同时或先后发生。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视网膜前膜和黄斑前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多为单眼发病,经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较好。

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突破软脑膜进入视神经,再从筛板漏出进入玻璃体腔。

颅内压的突然升高,压力传递到视网膜血管,使视网膜静脉破裂而出血,导致内界膜与视网膜的分离劈裂。

如果出血量不多,血液积存于视网膜层间。

如果出血量大,造成内界膜撕裂,积血大量涌入玻璃体腔内。

慢性的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出血患者,由于玻璃体的出血,提供了视网膜胶质细胞增殖的机会,促进其形成了机化膜,最终形成机化牵拉,造成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患者多首诊于神经科,因为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Terson综合征经常被忽视。

发生率:自发或外伤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Terson综合征的几率在儿童大于成人。

根据眼内出血量的多少,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如仅有少量的视网膜层间的出血,则视力下降不明显。

如出血位于黄斑区或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腔,则视力下降急剧,常为手动或光感。

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CT:蛛网膜下腔出血

B超示玻璃体程中低回声,与视盘相连,提示玻璃体中部积血。

治疗和预后

保守治疗:玻璃体内的积血可慢慢的吸收,一般半年以上大多可吸收。

手术治疗:对发生于后极部的玻璃体出血,可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

预后

Terson综合征患者中有玻璃体出血的其死亡率为53.6%,而无玻璃体出血的其死亡率只有19.7%。颅内出血的患者如能存活,视网膜和视网膜前膜的出血一般能吸收而不留明显后遗症,但也有部分造成永久的视力损害。

温馨提示

转载本平台内容请注明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治疗白癜风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fzl/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