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痛勿把肩袖损伤当做肩周炎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7-10-5 6:36:15   点击数:
 

肩膀疼≠肩周炎

当今,在许多患者眼中,肩周炎似乎成为了肩关节疼痛、不能上举的代名词。然而,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肩痛最多的不是肩周炎(5%~8%),而是肩袖损伤(20%~40%)。

同时,由于临床具有一定相似性,容易导致其误诊。

在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肩周炎疾病的治疗方式,其中保守治疗中包括做爬墙上举、交叉拍肩等功能锻炼以拉开粘连的组织。肩袖损伤一旦被误诊为肩周炎,通过此锻炼不仅会加大肩袖的撕裂程度,久治不愈,而且长时间误诊,会导致肌肉萎缩、肌肉脂肪浸润和关节软骨严重退变等不可逆的后果,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治疗后效果也不会明显。

那么,肩袖损伤与肩周炎应如何鉴别呢?

1.肩袖损伤:通常由于单纯外伤或反复磨损引起冈上肌、冈下肌及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的损伤。

2.肩周炎: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肩周局部劳损、全身代谢性疾病相关。

1.肩袖损伤:1)通常有肩部外伤史;2)肩上举、外展等动作时疼痛,疼痛弧征阳性(60°~°),患者因为肩关节上举无力,在外力帮助下可完成上举动作,达到正常角度;3)功能锻炼无助于活动功能的改善;4)压痛较局限,多为尖峰前下方与大结节之间间隙压痛;5)撞击试验阳性。

2.肩周炎:1)多无肩部外伤史;2)肩上举、外展等动作时疼痛,但在外力帮助下仍不能抬高。3)功能锻炼可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及一定程度的疼痛缓解;4)压痛范围较大,无明确压痛点。

1.肩袖损伤:通常无法自愈,且症状加重。

2.肩周炎:大多数患者经过功能锻炼后,1年左右可自愈。

1.肩周炎MRI主要表现:1)肩部滑囊及盂肱关节腔的积液,肩部滑囊及隐窝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导致其相应部位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造成滑囊积液,表现为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肩胛下肌滑囊及盂肱关节腔内长T1、长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影;2)肩周肌肉及肌腱的慢性劳损可造成出血、充血水肿及组织液渗出等,由于含有血液的缘故,T1可为高信号,T2为高低混杂信号;3)肩袖韧带的变性,由于是瘢痕、纤维化及粘连的缓慢相继出现,在T1、T2上信号表现与正常肌腱信号相比差异较小。

2.肩袖损伤MRI分为0、1、2、3四级,0级:肩袖形态表现正常,信号均匀一致且为低信号。1级:肩袖形态表现正常,但信号表现异常,均匀一致的低信号中出现短线样或弥漫性高信号影。2级:肩袖形态表现异常,肌腱较正常变薄,信号呈高信号改变。3级:肩袖低信号影中断,或低信号被高信号影所取代并可累及肌腱全层,或出现肌腱回缩表现。

当然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病因还有很多,包括肩峰撞击症、喙突撞击症、胸锁关节病、颈椎病等,在此,曾意荣教授提醒广大患者:切不可因肩部痛疼就盲目接受按摩治疗,医院就诊。

欢迎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fzl/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