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前沿国人眼科高逼格SCI2月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7-8-26 11:57:31   点击数:
 

编者按:

2月新春佳节,也挡不住SCI的发表热情,盘点下来,2月国人SCI最高影响因子高达16.!此外眼科学专业SCI期刊大放异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是发表了多篇高价值SCI研究!

影响因子

数量(篇)

10

1

5-10

31

眼科学专业SCI期刊

45

??TOP1

natureneuroscience16.

二月份眼科奥斯卡金奖当之无愧是医院的XuefengShi发表在natureneuroscience上的这一研究,揭示了方向选择以视网膜为起源,通过视神经投递到上丘脑。

??TOP2

基础临床齐绽放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我们来看一下2月份国人有哪些新的发现吧!

journalofautoimmunity

7.76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WeiChi教授团队发表在journalofautoimmunity上的研究,主要应用两个新的干眼模型,从固有免疫通路解释了被活性氧氧化的线粒体DNA通过caspase-8和BRCC36导致NLRP3/NLRP6炎症活性失衡。

ACTABIOMATERIALIA

6.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KangjunLi等通过组织工程研究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转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发现该细胞具有树突和轴突功能。

SCIENTIFICREPORTS

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GuipanWang等研究了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发现对比敏感对对其矫正视力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黎晓新教授团队发表了X连锁视网膜劈裂的基因型与表型及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

ONCOTARGET

5.

暨南大学的KeLiu等团队发表在oncotarget上的综述,阐述了核受体与眼科疾病之间的联系。

??TOP3

眼科经典杂志

最后再来看一下几大眼科经典杂志,国人有哪些发现和突破。

ophthalmology

6.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XinxingGuo教授团队进行了一个高度近视队列研究,应用3D核磁共振探究眼睛形状、近视性黄斑病变及视力间的关系,指出并不是所有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发生变形,而发生变形的高度近视患者更容易得近视性黄斑病变且视力更差。

首都医院的王宁利教授研究团队等应用灵长类研究得到房水的动态引流血管造影,发现其为节段性、跳动模式,这为人类小梁通道引流及青光眼手术奠定基础。

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

3.

上海交通大学的MinLi等进行了一个临床横断面研究,发现高度近视视网膜微血管变化与眼轴增长有关,这将有利于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RETINA

3.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FengX等发表在Retina上的一篇综述及Meta分析介绍了玻切手术中硅油的风险。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钊填博士等对25例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相关的黄斑孔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C3F8填充手术能够获得一个较高的解剖学成功率,并有利于其视功能恢复。

上海交通大学的HeX等对上海地区6到1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脉络膜厚度研究,发现脉络膜厚度鼻侧最薄,中央区比周围厚。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独立地随年龄、眼轴长度和早产病史而降低,随高度而增加。

注:

1.数据来源:PUBMED,“OphthalmologyANDChinaFeb”搜索,再通过筛选得出国人在12月发表的眼科领域的SCI论文达篇。

2.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白癜风治疗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yfzl/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