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斑孔术后玻璃膜疣的消退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6-5-25 23:44:16   点击数:
 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0.3、左眼0.25

讨论

黄斑孔术后可能发生软性玻璃膜疣消退和cnv,所以存在软性玻璃膜疣的黄斑裂孔术后一定要密切随访

图1 眼底彩照和相应黄斑区的oct:a右眼3期全层黄斑巨大裂孔、黄斑前膜;b左眼新生血管性amd伴黄斑出血,行4次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在黄斑中心凹处玻璃体黄斑粘连;图c示右眼黄斑孔闭合,黄斑前可见玻璃膜疣消退,特别是黄斑颞侧区,术后4个月黄斑前膜消失;图d示继续随访3个月后,黄斑玻璃膜疣继续消退,但出现cnv和视网膜下积液、出血

尽管璃膜疣可能是自然消退,但手术干预和玻璃疣消退之间的时间较短,这便提示手术与玻璃膜疣消退之间或有因果关系关于黄斑孔术后玻璃膜疣的消退,曾有三个相关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病例报告,其中一例发现术前的玻璃膜疣在术后仍保持不变但是,手术和玻璃膜疣消退之间的关系依然不明确

lee教授等于2015年4月28日在bmc ophthalmology 上首次报告一例黄斑裂孔术后7个月,玻璃膜疣消失,随即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例

黄斑孔闭合手术中也可机械牵拉和(或)激活多核巨细胞,导致bruch膜退行性变,产生内源性刺激导致出现cnv左眼cnv伴复杂的玻璃体后粘附(图1b)是新生血管性amd的危险因素有趣的是,右眼玻璃体切割术清除后部玻璃体后依然进展为新生血管cnv

编辑:小微

病例介绍

学习要点:

ilm剥离可能与玻璃膜疣消退的关系不大,因为holz教授等在黄斑孔闭合术中并没有剥离内界膜,然而dithmar十字韧带撕裂症状教授却进行了内界膜剥离,但玻璃膜疣均发生消退各种手术如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和气体填充,对于rpe,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外源性刺激,也许能加速多核巨细胞的吞噬功能,使黄斑裂孔周围的玻璃膜疣消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包括新生血管性amd和地图状萎缩两种类型玻璃膜疣是新生血管性amd十分重要的危险因素,并呈动态性增大、形成或消失但有鲜有报道称黄斑孔术后同时有玻璃膜疣消失和cnv形成

73岁女患,双眼视力下降就诊既往除高血压外无特殊异常眼科检查包括眼底照相、荧光素/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频域视网膜断层扫描(oct),其中右眼oct显示大的3期全层黄斑裂孔,伴融合性、软性玻璃膜疣左眼新生血管性amd

患者俯卧位视雪症一周后oct检查提示黄斑孔闭合,术后4个月眼底彩照提示右眼玻璃膜疣消退,特别是黄斑颞侧区,bcva达0.4然而继续随访3个月后,尽管玻璃膜疣仍在消退,患者右眼出现cnv,视力下降到0.02随后左眼也cnv复发,因此予以双眼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治疗

此病例黄斑孔术后既有软性玻璃膜疣的消退和随即出现的cnv,在此过程中,手术可能为一种外源性的刺激证据表明玻璃膜疣的自然消退是有益的,但随之亦可出现cnv或地图状萎缩此患者玻璃膜疣消退后仅3个月就出现cnv

患者通过玻璃体切除术、ilm撕除、气体填充来闭合黄斑裂孔术后玻璃膜疣消失的机制尚不明holz教授等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包括巨噬细胞或多核巨细胞对玻璃膜疣的吞噬作用,视网膜劈裂症新增殖rpe的吞噬作用和rpe对外源性刺激物的反应,致使其吞噬玻璃膜疣因为多核巨细胞通过与bruch膜紧密结合,多核巨细胞的胞质延伸与bruch膜及bruch膜缺损边缘密切联接

患者已于外院行4次左眼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图1a、b)右眼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吲哚菁绿染色、内界膜(ilm)撕除及17% sf6填充,术中为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在气液交换过程并未将黄斑区液体吸净,左眼再次注射雷珠单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lctx/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