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24/12/2 11:47:40   点击数:
 

《遥远的救世主》是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豆豆。后被拍成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左小青、曾红生等出演。

一次偶然,经朋友介绍,说这本书很好看,起初翻了半天,也没觉出来有何不同,与一般的小说故事没啥大的区别,后期越读越有味道,确实令我感动。它是用普通的语言描绘出的一种境界,很有道理,仔细回味却也不那么好懂,谈笑间让人灵魂震撼,净化尘心。

关于主人翁丁元英,一个有灵魂的人物,很鲜活,从繁华的德国商场到僻静的古城,一高一低,一动一静,也许是为了让心灵得以释放,对世事看得开,能够洞察一切世俗,而且对世俗的文化能够理解和看透,这也是他特别的一点,做事儿特别细腻,深思熟虑到无可挑剔,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没少见到。能在商场上驰骋一场,有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不贪恋,不世俗,面对混沌店老板多要一次钱,自己心里明白却又再给了一次,面对生命垂危的父亲,面对家人和医生,说出,怎么能让我父亲死,还提出了拔管子的想法,即使是面对家人冷眼、鄙夷和质疑他并不作解释,他理智的可怕,无可挑剔,对于父亲这确实是最好的归宿。他似乎能驾驭这样的文化,像神一样的人物存在于世俗的生活中,似乎能洞察一切,而这一切他都能包容却不身陷其中,遵从于自己的道。

丁元英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何谓智慧?用丁元英的话说,“智慧是你看到了事物之间的不同及其联系,静态的不同和可能发展演变的动态变化都要考虑在内。人的视网膜所能覆盖的是一种静态的世界,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你才能看到事物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那里带有智慧的心跳声。”

正是的这种智慧,跳脱了一般人的认知。比如对贫穷的认知:“贫穷只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贫穷只是因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而得到的一个概念,并且将这个概念植入人的心理形成的一种感觉。在主观上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比较得到的,在客观上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造成的。本质上这种客观上的差别是无法消除的,每个人之所以是每个人,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这样的独特性是无法复制的,如果能复制,那复制者就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这样的人生不要也罢。”

在说女主芮小丹,接近完美,但又很真实。对物质淡然,于爱情则忘我投入。早早父母离异,母亲长居德国,父亲是国内一名导演,自己是古城的一名警察,因朋友肖雅文托她帮忙给丁元英租房并照看,才开始了奇特的时光,正如丁元英所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何其悲壮。她的爱情坚韧而又果敢,富有主见,积极乐观,充满了正能量,总之一切的好词我都想用在这个人物身上,同为女性,却没有她的魄力,我觉得人和人的不同无他,在于认知,这也是她能够吸引到丁元英的地方吧,丫头不简单,也是我向往的女性形象。

读罢,思绪还不能释放,时常还停留在故事梗概中,有时在琢磨他们的对话,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看似平淡,却总是衔接的刚刚好,将人性和世俗文化一步步地引发我们去思考,说的好透,看似我们都懂的道理,总是那么的富有深意,回味无穷,似乎也看开了很多事情,不在那么固执于世俗文化的影响,既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何必拘泥。带着这份豁达也许会让生活更加轻松和美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lctx/13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