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严重可致盲一定要早检查早发现早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22-8-16 15:38:09   点击数:
 

近年来,我国致盲性眼病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致盲性眼病已由过去的沙眼、白内障转变为青光眼、眼底病等年龄相关、代谢相关性眼病。其中所包含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引发的眼底病变更是成为新一代中老年人的“光明杀手”。

每三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整体概率为24.7%~37.5%,也就是说几乎每3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概率与糖尿病病程长短存在密切关系,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5~9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约有10%会发生视网膜病变,15年病程约有30%会发生视网膜病变,25年以上病程的发病率将增至约80%~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症状有:看东西时黑影增多、有重影等,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眼内注药、激光和手术。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对视网膜病变的认知程度不高,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很容易因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失明。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害的关键!

70岁以上人群黄斑变性超三成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黄斑变性患者总数超过万,和年龄增长呈现明显的相关性,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5.5%,7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36.7%。邢怡桥教授指出,老年黄斑变性分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难以察觉。如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则可能出现失明的严重后果,且黄斑变性致盲不可逆!

想要降低老年黄斑变性的危害,定期检查眼底至关重要。建议5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视力出现明显下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在未有明显视力变化时也建议1-2年做一次眼健康的检查,防患于未然。此外,近年来的临床实验证明,摄取大量的叶黄素可降低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30万人因高度近视致盲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度近视人口达万,因高度近视致盲人数超30万。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将导致眼球结构变形、视网膜变薄、视网膜供血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进而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离、劈裂、黄斑裂孔等,且这些都属于不可逆的致盲性眼底病。

所以对于高度近视人群这一眼底病高危人群而言,眼底检查应该常规化,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对于中老年高度近视人群,检查频率应更高。与此同时,高度近视人群一定要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持续用眼,也要避免眼外伤的发生,更不能进行像跳水、蹦极这样剧烈爆发性的运动。

近年来我国因糖尿病、高度近视等引发的眼底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守护国民眼底健康,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大众也应该提升眼健康意识。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人群和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这几类眼底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真正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守护视觉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zs/1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