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病变不可忽视这个在线自测方法很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8-4-1 17:50:46   点击数:
 本期话题——眼底黄斑病变中国5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5.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的危险显著增高,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每6个人里就有1位是老年黄斑病变。

60多岁的刘先生,退休后经常在家看报纸,不仅每天用手机上刷朋友圈,周一到周五还用电脑上炒股,理财。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眼睛很疲劳,视力模糊,看东西都歪七扭八,配了老花镜之后还是感觉不舒服,医院做详细检查,诊断结果——双眼黄斑病变!

黄斑变性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

在百分之十的黄斑变性病人中,负责供应营养给视网膜的微血管便会出现渗漏,甚至形成疤痕,新生的不正常血管亦很常见,血管渗漏的液体会破坏黄斑,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过密的疤痕引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

有时,黄斑变性也可由外伤、感染或炎症引起,此病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黄斑是眼睛的关键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部位会发生一系列老化的病变,继而可能导致黄斑变性,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

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发生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致盲原因,而且是不可逆的。

张主任提示:但只要从年轻时就注意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有可能避免或延迟发病,比如说避免过长时间在烈日下、强烈光线的环境下逗留,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要节制等。

引起黄斑变性的原因

1、年龄:黄斑变性一般发生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黄斑病变的危险性越大。

2、性别:女性湿性黄斑病变略多于男性。

3、家族史:有些家族易患,尽管尚未发现该病的特异基因。

4、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等人群易并发黄斑病变。(有以上疾病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啦)

5、不良嗜好:吸烟、饮酒、营养缺乏(如胡萝卜素)也可引发黄斑病变。

6、过度光照:暴露于蓝光和日光。尤其是短波有害蓝光,可直达黄斑部,伤害不可不防。光线累积照射引起的黄斑变性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好重视。

7、环境因素: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

黄斑变性的自我检测

由于疾病的不可逆性,及早诊治很关键,让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发生或尽量控制在早期阶段。怎么发现病情呢?医院进行视力检查,还有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测:

测试方法: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

2.如有老花或近视,需配戴原有的眼镜进行测试;

3.用手盖着一只眼,测试眼凝视方格表的中心黑点;

4.重复步骤1至3,检查另一只眼;

如果你看大到的情况如下

那你就大写的不幸了。。

眼睛最喜爱这些营养素

1、叶黄素

叶黄素经人体作用后可有效过滤紫外线和蓝紫光,缓解眼疲劳,降低青光眼、近视眼、老花眼、白内障、散光等眼部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率。菠菜、枸杞等食物中含有叶黄素,但易被氧化,人体吸收率低。眼部疾病患者、眼疲劳等人群可适当服用高纯度的叶黄素酯。

2、维生素B族

眼睛不仅需要大量养分,更需要酶类的参与。维生素B族全是辅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但它们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一旦缺乏,会降低细胞功能,出现代谢障碍。

如:

①缺乏B1,眼睛的视神经系统抵抗力明显减弱,可能出现视神经炎等症状;

②缺乏B2,眼睛会怕光流泪,眼白部分布满红丝;

③B6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

④B7可辅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该疾病造成的神经损伤。

B族维生素之间相辅相成。虽然大豆、酵母、鸡蛋、奶酪等食物中都含有部分维生素B族的元素,但若想全部摄取比较困难,可服用维生素B族片补充。

3、花青素

视紫质是眼睛产生视觉的最基本物质,可提高对黑暗弱光的敏感度。花青素不仅具有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还能促进视紫质的再生,预防视力疲劳。紫薯、黑豆等食物中含有花青素,但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最高。

精彩导视抢先看

了解更多青光眼的知识

记得今晚20:30

山东公共频道《身体健康》

编导:刘磊,编辑:孙兔子

往期回顾

便秘,不是吃芹菜这么简单!十几岁儿童的便便能治病,没错!消化科专家正在用孩子脚趾不断长大父母心急如焚警惕!这个病竟然可以让你越老越“抽抽”这种陌生又熟悉的病竟然会影响智力发育!近三成人都有这种病却只有5%的人去治了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闪电新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