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有温度的医院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8-1-28 17:14:50   点击数:
 

开眼向您分享对世界的看法

图/ansen

医院有温度,是说要冬暖夏凉像窑洞似的吗?冬暖夏凉是必须的,但肯定不止于此。相比于物理上的舒适,医院还要给予病患心理上的安泰。医院,就是要让病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尽医院。

宾至如归,医院特别是医护人员用心营造,起码要守住医学伦理的底线原则,比如尊重、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虽说伦理是相互关系,形式上是平等的,其实还是存在一种微妙的主从格局。就像中国传统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纲常不论,即便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还是能够显现出来一定的落差。在医患关系上,医方应该是相对更为主动的一方,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医护就有什么样的病患。医院有温度,并非病患苛求。

如果对目标无异议,要考虑的就是路径了。“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座右铭,其实也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座右铭。病患就诊,当然是为了治愈,但其实人们也知道并非所有人所有病都能治好,“偶尔治愈”可能略显夸张,道理却是不错的。意识到医学的局限、条件的局限甚至能力的局限,医护应该心存谦卑,给予病患尽可能多的帮助和安慰。人们相信医生,未必是认定医生必会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而是感到医生足够专业权威,即便最后“死在他们手上”也无遗憾和恐惧。

帮助病患,安慰病患,其价值绝不在治愈病患之下。而因为治愈并非总是可预的,帮助和安慰的价值甚至又在其上。当然,帮助和安慰是要走心的,有爱心,有耐心。用心善待病患,是一种精神。

不要小看这种精神。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换句话说,医护要以德服人。“德艺双馨”固然好,医德好医术差一点也不要紧——技术差可以弥补,品德差可就难办了。

有人说,医护不过是一种职业,是职业就难免产生职业性的倦怠和冷漠。换了你是医生或护士,在山大的压力下——要医的人那么多,要做的事那么重,一天两天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与病人在一起,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你能保证自己“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有心有爱?

平心而论,这确是个问题。不过,仅就门诊量之大来说,其实也不是如今才有的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陈存仁先生在其回忆录《银元时代生活史》中说,他的老师“上海第一名红医生”丁甘仁每天要看到一百号左右的病人(其他名气也不算小的医生每天不过看个一二十人)——这个量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惊人的,可是没听说他因为萝卜快了不洗泥而闹什么医患纠纷。陈存仁自己在北京药王庙施诊,一个上午就看了六十人——也不少,中午吃几个窝头继续看。因此,求诊的人多不能成为医护粗暴草率的理由,先贤已然垂范了。

何况,越是能为常人所不能为,就越能见出一个人的不同寻常。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心每天也是暖的。不妨说,一种职业就是一种修行,在担水砍柴般的庸常行止中体悟和践行妙道,岂非人生的真谛?有了这样的自觉和自信,医院也就有了温度,人世间也就有了温度,宜人的温度。

文/乐之

除署名外,图片来源网络

回复以下名字,查看名医讲堂音视频

葛坚

林晓峰

陈伟蓉

林小铭

吕林杨华胜

曾骏文

张铭志

杨晓余克明

黄丹平

袁进

郑丹莹余敏斌

吴明星

张少冲王勤美

张秀兰钟兴武

中西医眼科

跨界论坛

视光专场

名医讲堂第三季赵家良

陆文秀

魏文斌丨陈有信

李朝辉

姜燕荣

陈跃国

戴虹

魏世辉

推广眼健康科普我们在努力

评论已开启沙发快来坐

长按下方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