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nbsp系列之七在黑暗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7-1-17 8:33:53   点击数:
       

魏文斌

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眼底病专家。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论断和治疗,掌握高超的眼底病手术技能,共完成近万例眼科手术。他创造性地设计了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魏文斌为患者呕心沥血,以仁爱的心灵和精湛的医术为千千万万的病人守护光明。

          

光明天使

“人感知外界信息70%以上靠眼睛,视觉是人的重要器官,人一旦失去了光明,或者光明面临失去的时候,心里的焦躁与痛苦常人难以体会到。”魏文斌作为一名从事眼科临床的医生,更明白“一丝光亮对人的生命有多么重要”。20多年来,他为近万名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被誉为“光明天使”。

    

无影飞刀

魏文斌在早年的工作是从志愿捐献器官的逝者眼部取角膜。活儿挺苦,没人愿意干,但是,每取回一个角膜,这世界就又多了一个能看见光明的人。3年下来,魏文斌共取了多副角膜,那把以“快、准、稳”著称的魏氏“无影飞刀”就是这样苦练出来的。至今,他15分钟取18个材料的纪录无人可破。

              

最后光明

“大夫,我的眼睛还能不能治,会不会瞎?”魏文斌所在的眼底科室几乎汇集了眼科最为复杂的疾病。他的手术常常是“针一样细的手术刀深入眼球里,切除病变,展平视网膜。遗憾的是,无论医生怎么努力,由于视网膜的特殊性,患者术后很难达到0.3以上视力。他曾为自己的努力怀疑。

一次门诊,他在给一位患者作完检查后说:“你的眼底已没有问题,但0.03的视力只能这样。”0.03,意味着只能用放大镜并贴在上面才能看清。但患者突然激动起来:“大夫,我来北京就是怕左眼也像右眼,黑呀!那种感觉,不知白天黑夜,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现在看一切,亮堂堂的,我可以自己走路,自己料理自己,没有问题!高兴呀!”

也是那次经历,笃定了他的信心。守住患者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为你而来

魏文斌出门诊的日子,诊室门口总是围满了人,这些远道来的患者常常是夹道站在诊室两旁,急切、期盼。“我们大老远从新疆来,娃眼睛总看不好,指着他给拿个主意啊。”门诊室外,等着叫号的张秋生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抱着怀里生病的孩子不时叹气,一会儿他又像安慰自己似的,“人家都说他能看好”。

          呕心沥血

作为一名眼底病学科的知名专家,每天来找魏文斌的患者大部分是疑难杂症,甚至失明,千里迢迢辗转来到医院,只是为了让他来“拍板儿”。医院对专家门诊量的安排,他出一次门诊最多可挂30个号。但是,由于患者太多,他只得不停地为患者加号。特别是看到那些千里迢迢从贫困地区赶来的患者,手中捏着写有他名字的皱皱巴巴的小纸条,请他加号的时候,他总是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党员力量

魏文斌同志一向都把自己的成绩归于党的培养、医院的培养。作为眼科中心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他承担着加强支部党员学习的重要工作。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年轻大夫的培养,临床任务再繁重,都会尽可能地抓住机会讲解。在每周查房的基础上,他组织对住院患者病情深入讨论,同时举办专题讲座,为进修医师、研究生授课。课程生动精彩,教室里往往座无虚席。

在魏文斌的心中,“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把爱心奉献给渴望光明的患者”是他不懈追求的职业梦想。作为北京市党代会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青联常委,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赴老、少、边、穷地区义诊、扶贫,山西、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西藏……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魏文斌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以患者的痛苦为代价的。为患者守住最后的光明,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信念支持,更是他执著践行的目标和方向。

    

来源:榜样网

编辑:张睿

同仁学生党总支

第四临床医学院教育处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