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医思陈有信医学人文,润物无声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6-11-28 22:09:18   点击数:
 

编者按

6月3日,年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暨宁夏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年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不仅学术内容丰富,更注重眼科医师人文素养的展现。医院陈有信教授发表了题为“眼科医师的伦理”的精彩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医学伦理观念及干性AMD诊疗认知方面的内容,陈教授指出医学伦理并不遥远,临床工作中、科研学术中处处体现,并且只有注重人文关怀的眼科学事业才是人类光明真正的“守护神”!

人文与医学并重——医学伦理观念

  伦理学无处不在,医学伦理学更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话题。作为一位临床医师,更要时时刻刻讲究伦理学:医学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这是人类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且追求诊治收益最大化、损伤最小化。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体现伦理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知情同意,即在施行任何一项诊疗措施之前都应向患者申明该项措施的优缺点。例如,十几年前曾有一位医师在行角膜移植时突然发现角膜材料已经溶解无法再用,当即他就去太平间取了一位死者的角膜并对其安置假眼代替,然而在火化时被死者家属发现,最终导致了一场官司诉讼,这件事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即使是取死者的角膜去救助其他需要的患者,也应征得死者家属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方可施行。

  现如今,伦理学还体现在另外一个大的方面,即医学科研方面。药品及医疗器械在推广到临床应用之前,需要通过在小部分人群试验后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经过国家批准方可进入市场给更大的人群使用,在这种临床试验当中更应该遵循伦理学。遵循伦理学的原则即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受试者的风险,给予其更大的益处,签署知情同意书,还须经第三方评价,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在做科研设计时也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受试者的数量。此外,如在讲课时使用患者的图片,则需要将眼睛蒙上、姓名掩去,这都是伦理学的体现。还有一个部分是动物实验,在做动物实验的时候也要讲求伦理学,把动物当作生命来对待,不虐待它们,不让它们产生痛苦,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很多动物在最后采集标本时需要处死,处死的时候要安乐死,要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当中培养伦理学的概念,培养善待生命的观念。

  伦理学离大家并不遥远,每位医学生在上学的时候都要宣誓,通过誓言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求医师在各种医疗行为当中不能损害患者的利益。含蓼问疾、感同身受——只有注重人文关怀的眼科学事业才是人类光明真正的“守护神”!

治未病潜研思——干性AMD诊疗认知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约有80%的患者为干性AMD,即在黄斑变性的早期,眼底只有玻璃膜疣,色素紊乱的现象称为干性AMD,这个阶段很少有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和瘢痕的出现。对这部分人群,目前的共识是最好可以做到治未病之病,在没有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就将其根治。

  由于AMD与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所以现在很多正在研发之中的药物希望通过阻止AMD发病过程的某些环节,来终止干性AMD的发展。十几年前一项AREDS(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的研究把该疾病患者人群分为两组,一组服用安慰剂,一组服用眼用的抗氧化剂产品,其中包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ω-3等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该研究认为干性AMD的发生与过度氧化,衰老有关,所以采用这个配方。观察十年之后得出结论:处于AMD中期的患者,即眼底可见大量玻璃膜疣的阶段,服用抗氧化剂五年到十年之后,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不向晚期发展。这说明长期服用抗氧化剂药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是根本的治疗措施。因此,目前对于干性AMD的发病机制和诊疗认知还需要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过程。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