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特别是高度近视者,由于眼球变长,视网膜被拉扯变薄容易出现裂孔。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
儿童时期发生近视的青少年,18岁以前发展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高于度)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此外,青少年作为运动活跃人群,也是眼外伤高发群体。运动造成外力作用,眼球就会震动,液化的玻璃体容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到缝隙内,出现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症状
视网膜脱离时,患者会看到闪光、眼前被黑影遮挡,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视网膜脱离还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视力丧失、失明、眼球萎缩等。
早发现早治疗
近视儿童的家长大多只重视给孩子配眼镜,不重视查眼底。等发现有医院检查眼底时,视网膜脱离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如果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看到闪光、眼前有黑影,医院检查。
养成良好的用眼方式
1、合适的光线亮度
视力下降和光线不佳有关,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场合,光线强度不合适,有时候光线太弱,有时候光线太强。
2、改善近距用眼姿势
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
3、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5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此外,如感觉眼睛不适,应立即休息。
4、增加户外活动
多一些户外的活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远眺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或神经。
5、减少蓝光辐射
手机、电脑、电视、以及数码产品的屏幕中有高能蓝光,蓝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可见光,过长时间照射对人眼有害。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要尽量缩短看屏幕的时间,最好在屏幕上贴上防蓝光膜进行防护。
注意事项
度以上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应避免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蹦极等剧烈运动,预防眼外伤的发生。
同时,高度近医院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早日治疗,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本文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