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S访谈陈有信教授学术发展,理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18-5-18 10:37:52   点击数:
 

  编者按: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作为我国眼科专科领域年度最大的学术盛会,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为此,我们特地邀请CCOS大会秘书长、医院陈有信教授,就大会发展历程、临床研究及特发性黄斑裂孔诊疗进行解析,以下为采访内容,与您共享。

  CCOS大会的历程

  年我们确定了大会的名称,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onferenceofChineseOphthalmologyOfSociety(CCOS)。到现在已经12年,这是第二次在西安召开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在年前,眼科大会的规模一个或两个会场,多人。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2万多名医师,显然这种会议的规模和形式是与国际不接轨。当时,国际性学术大会早已经是多个会议室同时并进地开各亚专业会议,我国的学术会议的强度、密度需要加大。我在美国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看了一些他们大会的形态,但觉我们需要学习国际化方式。当时的眼科学分会的主委赵家良教授力推眼科学术大会年会话,国际化。我们尝试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议设计,扩大会议规模,安排了10个会场同时召开各个眼科领域的学术会议。首次采用纸质与邮件同时投稿,交流方式方面设置了壁报、视频、图片的交流,还有手术实况转播。从会议的形式而言,不是单一发言而已,而是多种沟通方式。我们邀请很多国内外嘉宾加入到我们的演讲队伍中。除了各种眼科进展外,我们有继续教育的课程,很多针对基层医师的课程也已经开始了。

  年在中国开启了现代的、国际化的眼科学术大会的一个先河。当然,那时会议的设施、注册、保障等是远远不够的。西安是一个13朝的古都,对大家非常有吸引力。参会人数一下达到人的规模,所以那时出现了很多状况,包括报到时长时间排队、电脑系统崩溃、没有房住等。但那次会议,我们还是得到了很多国际嘉宾和眼科同仁的称道。国际友人告诉我们,中国应该立即成为太平洋西岸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性的眼科学术盛会,中国完全有这个潜力。从那时起,我们把眼科学术会议从4年一次缩短到2年一次。年是在武汉召开了第9届全会眼科学术大会。这届学术大会在武汉又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功,眼科学学会的同道们说“国际接轨”,召开年会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已经成为常规,每年召开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原因是与国际接轨后,眼科学临床和科研进展迅猛,每年变化非常大,必须每年进行学术交流。所以,12年之后重返西安,感慨良多,除了国家重点经济的发展之外,西安、陕西省的经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目前所处的会议中心,从规模、设施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今年的参会人数已经突破万人,但是多而不乱,学术会议的各种议程,井井有条,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也反映了我们眼科学会、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的巨大的变化。会议的展览规模宏大,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演讲嘉宾、国际友人的人数远远超越当年。感谢当年我们设计的这个蓝图,我们正是沿着当年设定的方向,努力不断地改进着。这个雏形是年确定的,我们改善、提高了非常多。这次的第19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今非昔比,我们运行得非常顺畅,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一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临床研究工作和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临床实验研究(clinictrial或clinicresearch)是针对临床医师而言的,大部分临床医师想做非常基础的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因为在中国,临床医师任务非常繁重,而且我们临床医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临床上。优秀医师应该能遵循大家公认的标准去看病。

  每个医师都希望自己有影响力,但如果,只是会看病的医师,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有中国传统的中医,但是为什么却不能在世界很好地推广呢?重要的原因是它能提供给大家的循证医学依据有限。所以一个中医医师在当地可能比较有名气,但是很难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非常有名气。换言之,没有发表任何的文献和文章,是不能被大家认可。

  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与临床研究可以提供很多证据,作为主要研究人,证据之后被推广,发表文章以后会在全国、全世界被推广,那么学术影响力就非常高了。因为,新药、新设别或新的治疗方案在只能是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被批准,然后临床试验结果的推广、解读或文章的发表,正是提高临床医师影响力有效途径。

  作为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必然是某个新药、新产品的先驱。其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甚至可能不仅仅限于本国,而且可能在世界,这就是临床试验的价值。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治疗方法、临床药物都是要通过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才能够上市的。抓住临床试验的机会,参与推出一些新的临床诊疗技术的关键性研究,对于提高学术影响力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经验

  黄斑裂孔现在标准的治疗方法:玻切、内界膜撕除、气体填充、复位这四步。

  在微创手术年代,半小时之内就能完成黄斑裂孔手术。但是怎样才可称作微创手术?武术界,有“无剑”的说法,即不用舞剑就能把对手给制服。也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无创的最高境界。临床上,我们发现,某些患者黄斑裂孔直径不小,但在观察过程中,自行愈合了。有一部分患者通过玻璃体腔单纯注气的方法,,裂孔也愈合了,这类患者所受到的创伤比任何微创玻切还是要更微创,花费也更小。还有一些病例,裂孔长期稳定,即使手术,并不能提高视功能,尤其是一些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就没有必要进行手术。所以,我想要更高层次的“微创“,另外要注重功能,如果并不能提高很多视功能,手术的价值要大打折扣。

  由于黄斑裂孔手术,相对比较容易,25G玻切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但还是提醒不能“手痒“,见到裂孔就玻切。还是应该具体患者具体分析。不能太过具体操作技术,还要宏观、整体考虑,包括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化的层面考虑。如果一个术式,劳民伤财,花费很多,即使手术成功了,裂孔闭合上了,但从从社会经济层面,从患者的心理层面,却不一定合适。

  最高境界是无创,“无剑“制敌,是不出一兵一卒而降服对手,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来说,要总结分析各种临床情形,找出规律,哪些患者可能自愈?哪些患者可能单纯注气即可?哪些患者可能只有玻切才有可能使裂孔闭合?哪些患者即使裂孔未闭合,也推荐观察,不推荐手术治疗?希望最大程度地减小创伤。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白癜风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hbyx/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