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戴上了眼镜之后,近视度数会不断加深,而且戴上眼镜有诸多不便。因此,不少人刚刚近视度数不大的时候,并不会配戴眼镜,直到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才会不得不配戴眼镜。而这个时候往往近视已经发展成为真性近视,已经不可逆转了。
对于真性近视由于眼轴已经变长,是不可逆性的,因此不论你戴不戴眼镜,戴什么样的眼镜,近视都不可能恢复。
不戴眼镜或戴度数低的眼镜反而会加速近视的进展。
下面一张图来看看正常人、近视以及远视眼的眼睛对比以及光线进入不同眼睛中成像的示意图
眼睛好像一台照相机,镜头部分是眼睛前部角膜和晶体的屈光复合体,而眼底视网膜就好比是底片。正常人的眼睛,当平行光线经过角膜和晶体聚焦的光线图像刚好会落在视网膜上,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一般人在出生后,眼球相对较短,经聚焦的图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得不到清晰图像,称生理性远视。
出生后眼睛也像身体其他部分一样继续发育和生长。其中眼球纵轴逐渐变长,这个过程主要在婴幼儿期完成,形成正常的屈光度。
不过,进入儿童期之后,眼轴仍然会缓慢地继续拉长,这个过程主要在5~16岁之间。当眼球拉长导致光不能准确投射聚焦在视网膜而是落在其前方,这就是近视。
眼轴为什么会不断增长?
目前,眼球拉长控制的确切机制并没有准确的说法。不过通常认为拉长存在两大因素,一个是预先编程写进DNA的程式,就如同其他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也会发育和生长一样。父母近视的人,很大可能,DNA的这部分程序本身存在致使眼球拉长超过正常的编码信息,这就是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另一个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查找导致近视的环境因素,先后怪罪于近距离视物,光照度过高或过低环境视物,长时间视物(即所谓视疲劳),及至最近几十年电视、电脑和手机数字显示器过度使用,等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无一不被最终排除在导致近视的原因之外。
欧美国家青少年近视率比亚洲国家要低很多,一方面是人种差异,亚洲人先天性的更容易近视,另一方面就是欧美国家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远远多于我国。户外活动不足,长时间处在室内光照度低的环境,视网膜上负责分泌眼球生长因子(其中,对多巴胺研究最深入)达到细胞接受的光刺激(特别是紫外线B)不足。已知,多巴胺等因子具有抑制眼球拉长的作用,分泌不足也就意味着眼球拉长抑制不足,因而导致眼球过度拉长,致使近视的发生。
医院(医院)屈光中心主任徐辉介绍,眼球的发育过程和身体其他组织一样一直持续到18岁左右。此后,近视通常会停止进展。这个时候如果不愿配戴眼镜了,可以通过近视激光手术矫正近视。
而在青少年时候PG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晚上配戴角膜塑形镜,白天视力正常,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不过由于角膜塑形镜属于医疗器械,需要到相应的有验配资格的正轨医疗机构购买。
目前来说,宣称可以有效治疗近视的药物器械以及方法(手术除外)都是忽悠。
戴不戴眼镜,近视都不能恢复,不过配戴眼镜能阻止你为了看清东西而过度用眼造成的近视度数加深。
所以在18岁之前,近视了,最好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并且最好每隔半年去正轨医疗机构测一下视力,定期更换眼镜。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