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谢瞻)“当父母有高度近视时,子女患有近视的概率会增加。父母中单方有近视,其子女患有近视的概率为15%;父母双方患有近视,其子女患有近视的概率为26%,父母中有近视大于度时,其子女患有近视的概率为40%-60%。”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教授在江苏省卫健委、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儿童眼病防治与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主办的爱眼日大型公益直播中说,近视的父母更应该注意避免孩子暴露于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中。
近视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大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所所长张凤云介绍,近视的后天因素主要包括:
1.不够健康的饮食方式,建议减少含糖量高的饮食。
2.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建议家长给孩子上网课的时候尽量采用屏幕大的投影设施,其次选择是电视,电脑。不提倡用PAD甚至手机去上网课。近视预防可遵循“20-20-20”原则。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外,不少于20秒。
3.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做作业姿势不当,可使用坐姿矫正器。
4.不良的用眼环境,如灯光、环境采光不足。孩子晚上的学习时建议吸顶灯和台灯同时开放。
5.户外活动时间不够,提倡在学龄前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
佩戴近视镜片不应低矫,应配足近视度数
“近视无法根治、亦无法逆转。全矫戴镜、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是单纯性近视有效的控制手段。”
“最新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发现,与足矫戴镜相比,欠佳戴镜的近视进展更快(1年相差15度),或没有益处。因此,近视镜片不应低矫,近视度数应配足,且应常戴!”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虎说,通常度以上的近视需要戴镜矫正,每6个月随访,度数变化大于或等于0.5D,则需要更换镜片。
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进展
刘虎介绍,有关研究显示,1年内与普通戴眼镜组患儿相比,角膜塑形镜组的眼轴增长可减少0.18-0.28mm。“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需在专业结构中完成,存在的问题包括角膜损伤、感染风险,停戴后反弹现象,治疗效果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等。”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也有助控制近视发展。0.01%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的研究五年结果显示,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是限制近视最安全、最有效的浓度。不过,刘虎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有:高剂量阿托品有畏光、视近模糊、过敏或不适、停药反弹现象;部分患者存在治疗不敏感现象;患者仍需戴镜等。
据悉,自年9月份始,医院眼科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合作成立了江苏省儿童眼病防治与近视防控指导中心,特别开设了小儿视网膜专病门诊,在省内首创小儿视网膜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目前已筛查早产儿0余人次,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治疗30余人次,眼底激光治疗1人次,填补了我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治疗的空白。
(第27个全国爱眼日,人民日报健康号发起#爱眼小课堂#征文活动,欢迎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