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完整的化石通常是为博物馆里熠熠生辉的展品,但对于生物学家们来说,化石并不是研究古生物的唯一依据。一些化石中可能保留了古生物比较主要的信息,但是有的时候,科学家们可以从其它方面揭示古生物更多的细节。在一个4.29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中,一条裂缝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
三叶虫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它的名字来源于外骨骼上的三处像叶片一样的结构。这种生物出现于5.21亿年前,并且在地球上称霸长达百万年之久。这种生物大小不一,最小的和瓶盖差不多大,最大的可以大过餐桌上的盘子。在2.52亿年前,这种生物最终灭绝。三叶虫在远古海洋里十分常见,它的进化历史是古代海洋变化的生动写照。
近日,一个三叶虫化石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尽管它是私人藏品,而且可能被多次交易,科学家还是从化石上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这个化石的眼部有一条裂缝,断面清晰地展示出三叶虫的晶状体,视网膜等其它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认为只有骨头和牙齿等坚硬的部分才能保存在化石中。但是,能够在化石中保存眼睛等软体器官,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近日,科学家们发表了他们关于三叶虫化石的研究结果。尽管化石来自于4.19亿年前,三叶虫的眼球结构却和现代蜜蜂和蝴蝶的眼睛非常相似。这种结构叫做“复眼”,他们的眼睛由很多微小的晶状体组合而成,这些微小的器官共同运作,为三叶虫投射出它们眼中的世界。
这些细节对科学家们研究生物视觉的演化有很大帮助。这说明,三叶虫在早期就已经进化出了复眼,并且在进化史中,它们的后代中也一直保持了这一器官。
结合以往的研究,三叶虫眼睛的细微解剖结构还向科学家们展示了它们的栖息环境。根据眼睛的结构,科学家们推断,三叶虫应该生活在明亮,光照充足的浅水区域。通过研究光照强度和生物眼睛大小的关系,科学家们指出,这样的复眼在明亮的区域内视觉最好。因此,三叶虫的习性应该是昼伏夜出。
三叶虫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很不一样。由于复眼的结构,它们眼中的世界由色块组成,类似于我们眼中的马赛克。它们的眼睛大概只有像素,但是这已经足够它们分辨出身边的障碍物,发现环境中明亮和黑暗的地区,并且找到同类的位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