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医院的李丹丹医生。
9月9日我做了屈光近视手术,距今天正好一周时间了,今天就以近视手术受益者和眼科医生的双重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摘镜经历。
1
摘掉眼镜一直是我的心愿
我戴了10多年的眼镜。要说起戴眼镜的不便,不用多说,近视的人都知道。
作为一名屈光专业的眼科医生,我尝试过各种扔掉框架镜的方法,从普通的隐形眼镜,到RGP,再到OK镜,我都尝试过。
但是,戴隐形眼镜真的觉得很麻烦,关键是戴久了很不舒服,异物感不说,眼镜干涩的厉害,还有从视觉质量来说并不具备持久性。
2
屈光手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
很多“网友”们流行着一种貌似有道理的说法:“你看你看,给你做手术的眼科医生都戴着眼镜,这手术要那么好,他自己怎么不做?!”
近视手术,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首先要求年龄在18—50岁之间,其次还要排查各项手术禁忌,检查眼健康情况等。
再者是否做近视手术,本身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眼科医生自己被做近视手术的绝对不在少数。以我的单位为例,至少10名眼科医生自己做了近视手术。我,就是一名屈光科的眼科医生。
因为我是眼科医生,我更了解屈光手术的真相,这其中不仅包括优势和不足。
在眼科,不仅仅总会有患者问我:“你自己咋不摘眼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透过检查仪器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这时候不戴眼镜看不清,隔着框架眼镜又不方便。
反复更换了几次框架眼镜,戴了一段时间隐形眼镜后,我终于烦了。从决定手术到手术,我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所以是否做近视手术,要根据个人需求理性决定。
3
对手术结果合理预期
术前检查:散瞳验光、复验、角膜地形图、眼轴、像差检测。
我的角膜厚度很好,所以选择了全飞秒手术。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强大,平时就给患者做术前术后检查评估,轮到自己躺到台上,我丝毫不紧张。
台中,我自己感到那个绿色的点点在不断接近自己,轻巧的一声“suctionon”,负压固定住我的眼球,轻柔的激光扫描开始了,一共十几秒钟后,弹指一挥间。
我医院屈光科主任闫庆慧亲自为我做的,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把我角膜层间多余的透镜取了出来。另一只眼同样的过程。
刚下手术台,眼前有些朦胧,一层淡淡的薄雾,始终笼罩我的双眼,我知道是正常现象,果然两个多小时后水雾感就逐渐消失了。
第二天早晨,忽然发现真的超级清楚,感觉世界都焕然一新了。而且我已经可以正常的看手机了。第三天我就上班了正常工作了。现在1周了,左右眼视力都可以到1.0,双眼一起看1.2。
注:术后恢复时间长短,与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个人自身健康状态及术后护理等都有直接关系,因人而异。我的自身眼健康情况是不错的,所以恢复很快,基本没什么不适感,或者感觉不明显。
4
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选择全飞,并不是说全飞比半飞好,而是因为我喜欢运动,所以不想有角膜瓣,而且我的角膜足够厚。
从视力的恢复来说,半飞秒的恢复速度是要明显快于全飞的,所以你如果想迅速恢复视力,或者你的角膜厚度没那么足,建议你选择半飞秒。
从视觉质量来说,个性化半飞秒的视觉质量并不比全飞差,甚至很多时候还要高于全飞。
但是全飞角膜生物力学的远期稳定性,以及屈光度的稳定性,还是比半飞秒要好一些的。所以,不用纠结,听医生安排就好。
自己选择不做手术,当然是个人的选择,作为医生我当然尊重患者的选择;但是,自己不敢去做,请千万不要找各种理由,也别去劝说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近视患者,说眼科医生不做手术,纯属胡说八道。总找理由不敢去做的人,这辈子你也摘不了眼镜。我相信眼镜摘掉后的方便,才是很多长期戴眼镜的患者都梦想去追求的。
弹指一挥,眼镜飞走,世界一片清晰。
“眼前”无小事
民众眼科用心守护
实名制预约挂号
预约-
医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