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常的周五夜,冷风夹雨。
武汉大学梅园小操场上,舞台上架起的大银幕上的光影褪去。观众撑着雨伞,有说有笑,三三两两地离开。
正对着大银幕的远处,伫立着一个状似灯塔的建筑物,这是梅操电影的放映室。放映室里,年过半百、个子不高的余世平关掉两台已有30多年历史的放映机,检查从电影公司借来的拷贝,记录下当日放映的情况,做着各种零碎的收尾工作,等待机器冷却。
他走到放映室门口抽了根烟,望了望空荡荡的梅操——他已然习惯了放完电影后将近12点回家,习惯了这种曲终人散的场景。
“我早已把它当成自己的习惯了。”余世平淡淡地说。
这天放映的是在院线上热映不久的《黄金时代》——在租借影片拷贝前,他都会去查阅该影片的具体情况,征求学生意见。不久前,在几名学生的倡议和协助下,他在武汉大学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