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拉开序幕。近年来,“考研热”高温不退,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均逐年攀升。
教育部网站及研招网等数据显示:
年报名人数为万,同比增长50万;招生人数则增长了18.6万左右,达到百万层级。
研究机构麦可思近日报告称:
分析应届本科生毕业后去向发现,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从届的11.7%上升到了届的15.2%,并且女生读研比例(届:16.2%)高于男生(届:14.2%)。
麦可思研究数据分析发现:
从院校类型来看,三成“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走上了读研深造之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中读研深造为12.2%。
从学科读研比例来看,医学(届:26.6%)、理学(届:23.3%)、农学(届:22.8%)三大学科持续占据读研排行榜的前三名,读研比例连续三届超过两成,且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麦可思“读研人数增长”分析报告
届本科生由于就业困难而选择国内读研的比例为18%,“逃避式考研”并未成趋势。
对于转换专业读研的群体,“兴趣”则凌驾于职业发展之上。
分析未就业人群发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二战”甚至长线作战,但成功率略有下降,考研难度持续增加。
从职业发展来看,学历提升的价值在毕业中期发展时较为明显。
读研,为啥?
数据显示,“就业前景好”(54%)和“职业发展需要”(51%)是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通过读研而进入“名校”的愿望较为强烈,53%的学生表示读研是因为“想去更好的大学”。
从实际情况来看,届地方本科院校读研毕业生中,进入“双一流”院校深造的比例占41%。可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大学生通过提升学历以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求也愈加明显。
读研院校,怎么选?
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方面,“所学专业的声誉”排在了“学校的牌子”和“学校所在的城市”之前,呈现出考生先选“专业”再看“学校”的择校特征。
从不同院校类型来看,“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专业声誉和学校牌子的比例分别为39%和29%,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高出5和4个百分点。
而1/5的地方本科院校读研毕业生表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