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
成理宜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小组在后坝村合影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是治国安邦之本,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乎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推进新农村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乡村振兴调研小组前往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后坝村,就乡村振兴课题进行实地调研。
后坝村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年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后坝村依托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通过发展特色农产业、整治乡村环境、建设文化阵地等多项举措,让这个曾经产业单一、交通不便的落后村成功蜕变为数一数二的美丽新村,带领着余位居民走向兴旺之路。
1
农业改革增收入,道路建设强基础
实践队员在农田调研作物种植情况
在本次实地调研中,调研小组成员主要围绕农业改革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奔赴后坝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在后坝村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唐江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带着问题走进了后坝村。
他介绍到,首先,后坝村近年来公路建设情况良好,加强了宜宾市与后坝村的联系,为当地向外销售作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后坝村种植茶叶的自然环境优越。后坝村降水充沛,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适宜茶叶生长。另外,后坝村土壤主要以砖红壤为主,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目前,后坝村正开展从以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开始转向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农业革新,预计种植亩优质茶叶。种植出的未加工的优质茶叶会每年向厂家直销,茶叶供不应求。下一步,当地打算将更多玉米种植地改为茶叶种植地,进一步扩大茶叶为后坝村带来的经济收益。
2
稻虾共种新模式,鱼塘垂钓味美鲜
后坝村鱼塘
唐江向调研小组成员介绍道,后坝村的经济体制模式仍主要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比如村上部分水稻田今年改进为水稻-龙虾共同养殖的稻虾共作种植新模式,收益将归村民所有。为更科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更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后坝村聘请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改进养殖种植模式。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在“乡村振兴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高峰论坛”中发言称:“中国的农业土地一定要规范占用,集约使用,努力提升耕地的质量。同时,要加大土壤的改良、培肥,减少农业面临的污染,改善耕地的质量环境,加大耕地的改造。”
后坝村稻虾共作新模式试验田
而稻虾共作就能满足以上要求。首先,它能大幅提高稻田产值与生产效率。稻虾共作能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将龙虾投放到稻田的水沟中,龙虾在田间爬动松土,使得稻田土质不易板结,有效防止水稻根茎腐烂。其次,稻田为龙虾提供良好生长条件,龙虾会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反过来,虾粪则能为稻田增肥,从而有效减少稻田中农药及化肥用量,起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的效果。这样一来,种出来的生态稻米天然无公害,养殖的龙虾味美肉鲜。
稻虾共作种植新模式因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改造成本低廉、亩产值高的特点深受后坝村村民们的青睐。目前,后坝村稻虾共作水田已开始进入试验,未来前景可观。该模式集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于一身,具有相对传统农业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既满足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更能帮助乡村进一步走向振兴。
唐江为调研队员介绍后坝村未来规划
同时,唐江介绍了村中修建的鱼塘。鱼塘中养殖草鱼、鲫鱼、鲤鱼、鲶鱼多种鱼类,通过开放钓鱼、定期捕捞,有效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调研小组成员发现,村中土地种植作物种类均由村民根据土地情况自行决定。除主要种植的茶叶、玉米之外,后坝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多样,包括水稻、柑橘、樱桃、猕猴桃等。这样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业产品多样性,为村民们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3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后坝村“跟党走,感党恩”标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性也要铸魂。后坝村高度重视文化阵地建设。一进入后坝村,“跟党走,感党恩”的标语就映入眼帘。据介绍,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后坝村立足自身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广场舞比赛、春晚文艺汇演、文艺宣讲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后坝村积极响应党史学习教育号召,修建了党史文化长廊,以一年一板的方式向村民讲述建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此外,后坝村也着力于美化乡村环境。近年来村上为村民们粉刷楼房新墙,村干部们引导村民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并通过示范户带动、集中处理污水等方式,使村内脏乱污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4
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与温暖
小组成员与部分小朋友们和其爷爷奶奶合影
7月25日,调研小组在后坝村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唐江、后坝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兴容、后坝村综合专干彭富文、彭翠的带领下前往后坝村留守儿童家中。
家住后坝村8组的张紫萱小朋友对调研小组成员们说道:“我爸爸妈妈去打工了,家里只有我、弟弟和爷爷奶奶。听叔叔说今天会有哥哥姐姐来陪我玩,我高兴得早早就起床啦。”
成员们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文具和书籍,与孩子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勇敢乐观。为了缓解小朋友们的怕生情绪,成员们还与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丢手绢、下跳棋等小游戏。接着,小组成员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再一次激励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添砖加瓦。
小组成员与小朋友们交流
在人们的印象中,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缺位或许会造成小朋友性格内向孤僻等。但在此次的关爱活动中,小组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通过电话、假期团聚等路径弥补着距离鸿沟,更会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与孩子们聊聊天,关心孩子的近况,努力维系着家庭亲密共同体状态。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呼吁大学生群体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