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我缺乏审美,科研绘图配色怎么破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21-6-17 19:22:47   点击数:
 北京皮炎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2392.html

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小伙伴们经常面对展示、汇报以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场精彩的汇报亦或一篇优秀的论文要达到三个最基本的要求:逻辑要严谨,数据要扎实,图片要美观。图片是门面,而其中配色是重中之重。

合适的配色,就好比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有效地突出关键数据,展示逻辑关系。让审稿人乍一看,高端大气上档次;细一品,低调充实有内涵。

比如这是Science文章的配图:

Hernandez-Lopez,RogelioA.,etal."Tcellcircuitsthatsenseantigendensitywithanultrasensitivethreshold."Science.():-.

比如这是Nature文章的配图:

Ngou,BrunoPokMan,etal."Mutualpotentiationofplantimmunitybycell-surfaceandintracellularreceptors."Nature():1-6.

再比如这是小榴莲某个小师妹的数据图:

怎么说呢?有些小师弟小师妹呀,总也能创造出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美”,两个颜色也能给你搭配出花里胡哨的感觉。

可见,颜色并不是随意搭配的。今天小榴莲就来聊一聊日常汇报和文章发表中,图片的配色问题,助你成为实验室最靓的仔。

在你我眼睛的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其中,视锥细胞主要负责分辨颜色。视锥细胞又可以进一步分为S、M及L型三种视锥细胞。相对应的,人眼对蓝色、绿色、橙-黄色有最好的分辨能力。

天底下没有所谓的巧合,有的只是必然。如果你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机APP,就会发现互联网大厂们早就在你浑然不知中使用了你眼睛最为敏感的颜色。以便当你打开手机页面,能第一时间吸引你的眼睛。

那么我们自己的图片应该如何选择颜色呢?

一,颜色选择,“亮”“暗”有玄机

照片类型图片:比如小榴莲展示的这一张免疫荧光照片,当要圈注你希望读者观察的内容时,可以根据背景不同选择亮黄,亮红,亮蓝,亮白等“亮色”(高饱和度颜色)来进行强调。

注:以下配图举例皆来自Nature、Science杂志。

数据图表类型:比如柱状图,折线图等,因为整体构成并不复杂,所以并不需要用高亮的颜色(高饱和度)来凸显区分。所以,这些类型的图表一般建议选择“暗”一些的颜色(低饱和度)。比如MATLAB早期版本默认的颜色搭配就是饱和度很高的亮色系,而现在的默认颜色搭配改成了默认的饱和度较低的暗色系,可以看到默认的这组颜色饱和度较低,但是颜色之间仍然能够清晰地区分。下图就是一张采用了MATLAB默认配色的数据图:

二,颜色搭配有技巧

双色图表:

当图表中只有两个颜色时,可以采取互补色对比,深浅对比的方法。当然在这里小榴莲也会实际列举一些Nature、Science杂志中的实例来给大家提供一些比较经典的双色配色方案。

比如常见的互补色:红对绿、橙对蓝、黄对紫。互补色的对比是最为强烈的。但是,小榴莲感觉有时候过于强烈的对比反而让眼球不太舒服,比如黄对紫就感觉非常耀眼。在互补色中,橙色-蓝色这一对是眼球辨识度最高也比较舒服的。许多企业的产品发布会为了表达强烈的对比感,经常选用橙色-蓝色对比方案,相信小伙伴们在他人的文章中也留意过这种配色。

当然,也有采用深浅对比的,或者选择相邻两个“暖色”或“冷色”,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个人感觉并不难看。

当然,即便是讲到这儿,可能还是会有不少犯“纠结症”的小伙伴纠结该用什么颜色。所以小榴莲为大家推荐Nature、Science中两种最为经典的双色配色方案。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请直接用这两种:黑/灰-红,蓝/红。

实例一:

实例二:

实例三:

实例四:

多色图表:多组数据,多个颜色:

当面对多种颜色的时候,大家可以采取纯色渐变、彩虹色渐变、近似色渐变、深浅渐变等方法。

实例一:

实例二:

三,色系选择显品味:

简单来讲,我们无论是汇报也好还是发表文章也好,小榴莲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柔和一点的颜色,图片内容要有一个主色调,并且保持一个一致的风格。说到风格,就不得不为大家顺便推荐几个色系。

莫兰迪色系:

莫兰迪色的“高级灰”,在原有的色彩中渗入灰色和白色调,使之失去各自原本强烈而浓重的颜色,成为低饱和度的中间色调。莫兰迪色系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家居以及衣服等。大家也可以试着做图时抓取这些颜色。

故宫配色:

有帖子介绍的这个故宫配色也是不错的。整体画面和谐统一,对比强烈,艳而雅致。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在百度或者Google来寻找不同的色卡或色系来抓取你喜欢的颜色。

四,配色选择有禁忌

同一张图中同时出现红色和绿色对于红绿色盲群体很不友好,因此要尽量避免。展示了在红绿色盲群体眼中的红绿色图形的样子。如图可以看到普通人眼里区分明显的颜色,在红绿色盲群体眼里变得很难区分。

除非颜色对数据解读至关重要,否则尽量少的使用颜色。尽量不要采用花里胡哨的色彩,按照“最简原则”。如果可以,尽量不要超过3种颜色。

最后,小榴莲用一首打油诗来简单总结一下,方便大家记忆一些科研绘图中的配色方法:

颜色选择要谨记,亮暗之间有玄机。

技巧就在搭配里,配色方案要统一。

橙配蓝、蓝配红、红配灰,

仿照经典没问题。

最后配色有禁忌,红绿色盲要注意。

简洁明了不单一,周到细致心欢喜。

科研自媒体虽然很多,但是像小榴莲这样细致的讲解科研绘图配色方案的很少。如果有,那做完科研分享还能来段打油诗的可能就真不多了。所以,要珍惜咱们之间的缘分呀,老铁!

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jbby/1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