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又双叒叕有3个干细胞临床项目

文章来源:视网膜劈裂(症)   发布时间:2021-1-20 20:19:32   点击数:
 

源洞见

干细胞是目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基于自我更新以及定向分化的独有特性,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肝病、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的临床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前景,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随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政策规范、人才培养、投资机制等各种要素的支持下,干细胞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今天,小编就从政策规范的角度来带领大家看看干细胞的研究前景如何。

三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启动

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筹)(以下简称“干细胞创新院”)在北京召开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启动推进会。会议启动了近期完成备案的干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卵巢功能不全及中重度宫腔粘连3个项目,总结了正在进行的4个项目,涵盖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半月板损伤等领域。此次会议涉及的7个项目是世界上基于人胚干细胞分化细胞开展的最为系统的临床研究,已启动的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参与生命发育及再生的诸多过程。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多项突破,已经走进科学探索的“无人区”。对这一前沿科学技术的监管也成为摆在研究者、管理者面前的重大命题——能否借鉴传统药物研发的经验来管理干细胞?

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筹)院长、中科院院士周琪介绍:“过去十几年里,我们做了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干细胞应该可以按照一种可规模扩增、可标准化生产、可复制的特殊药物类型来管理。”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干细胞制剂和临床研究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备案了一批干细胞临床机构和临床研究项目。迄今,已有4批35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经国家卫健委和药监局备案。其中,干细胞创新院主导推动了10项,占全国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的近三分之一。据了解,此次会议涉及的7个项目均按药品研发流程开展。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在此次会议的致辞中表示,干细胞创新院在临床研究、产业转化和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布局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希望创新院在促进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国民健康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科学网)

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首次适用于人胚胎干细胞质量控制的《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于年2月26日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参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等单位组成标准工作组研制并起草完成。

《人胚胎干细胞》标准是继首个干细胞相关标准—《干细胞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发布后,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人胚胎干细胞资源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基础上完成的又一个团体标准。该标准结合国际、国内进展,综合考虑基础、临床、产业、行业等因素,首次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基本质量属性和技术准则进行了系统规范。标准的研制、发布与应用将在加强干细胞资源管理、促进干细胞转化应用、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保障受试者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科技部)

首个干细胞通用标准《干细胞通用要求》正式发行

年11月22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主办,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创新研究院承办的《干细胞通用要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会现场,中国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周琪院士介绍了干细胞通用标准制定背景,宣布《干细胞通用要求》正式出版发行。

《干细胞通用要求》规定了干细胞术语和定义、分类、伦理要求、质量要求、质量控制要求、检测控制要求、废弃物处理要求,适用于干细胞的研究和生产。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干细胞通用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将在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标准的发布推动了我国干细胞标准化建设和发展,为中国的干细胞技术规范应用奠定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华夏源(上海)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干细胞再生医学为基石,结合精准医疗理念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江智谷,同时在全球拥有六大科研基地,以iPS、HLA分型检测、基因编辑、CART靶点筛选等多项世界顶尖的细胞基因工程底层技术为支撑。

华夏源与全球各大高校及医疗机构发起成立“后羿工程”,意在使用干细胞治疗困扰人类的9种疾病,将细胞治疗的成本降低90%,将覆盖受众的人均寿命提高到90岁。

华夏源力争成为具有全球性、前瞻性、影响性的干细胞行业领导者,推动干细胞科技惠及普罗大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hubb.com/hbyx/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