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会由于脱离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可以表现为飞蚊症,眼前有闪光感,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时间久之,视力逐渐丧失。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病,如脱离范围较大或伴有黄斑区脱离,治疗又不及时,常可致盲。
庆幸的是,女孩在发现眼睛里有遮挡感后,医院就医。
经过治疗,女孩现在已经出院,但是还在恢复期,后面还要观察视网膜的状态。
微博截图
现在,大部分孩子还只能在家上网课,上课、写作业都要用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医生特别提醒:在疫情特殊时期,孩子在家上网课用到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要注意别用眼过度,中间注意休息,放松肌肉。
但是父母出门上班之后,又有几个孩子能管得住自己不玩手机?
他们能自觉地把这些爱不释手的宝贝放下吗?
他们挡得住手机游戏的诱惑吗?
培养习惯很重要
其实,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习惯。
欧爸说:命好不如习惯好,好习惯创造奇迹。
父母想让孩子独自在家时,能合理安排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
比如,父母在给孩子整理房间的时候,让孩子在旁边帮忙,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得好。
父母在玩手机的时候,尽量控制时间,常常进行远眺、做一些家务等防止用眼过度。
也不要忽略习惯的背后
独立生活的习惯不仅仅包括自己做饭、穿衣、打扫,更深层次的还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甚至优秀……
父母一次次包办孩子的一切,无疑削弱了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于是,总有一大部分人在上大学、工作或者结婚后,失去对生活的掌控能力,让生活变得一团糟。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诱惑、欲望和挫折。
拥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重塑自己,更好地走出困境。
父母应该怎么做?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影响、渗透和巩固。
孩子的习惯最初来自父母,生活习惯很差的父母,很难教育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1.父母一定要树立好榜样,少玩手机多看书,减少电子产品对手机的辐射,让孩子知道爱护眼睛,要合理玩手机。
2.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让他发展更多兴趣爱好,不把玩手机当做唯一的娱乐,减少对手机的接触。
3.不溺爱、不包办、不纵容,该收手机的时候不能手软,但是要注意方法,以引导为主。
走路跌倒,要知道痛了才知道下次该避开走。
当然,孩子因为玩手机摔了、磕了,做饭糊了……告诉他为什么,让他知道沉迷玩手机不是什么好习惯。
欧爸动能推出22天奇迹陪伴系统,给父母和孩子一个共同成长、一起培养好习惯的平台和机会。
以家庭为核心,让父母和孩子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欧爸也将带领十大名(明)师、十大优秀陪伴师、十位优秀的少年演讲家助教……线上陪伴家庭养成三大习惯(独立生活、动能健身、演讲学习的习惯)。
可点击阅读原文或者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