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话题。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持续增高,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白内障的治疗已经十分成功,术后视力无限接近正常。然而对于一部分老年人,白内障的治疗确实充满了困难,这类人群就是“高度近视”。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的普及,人们的用眼时间和用眼频率都大大超出了每天的负荷,高度近视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而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其中,白内障就是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更易引发白内障
廖大爷今年60多岁,很小的时候双眼就已经近视了,后面逐步发展成为了高度近视,在近视的50多年里,因为其近视度数超过度,平时不戴眼镜的话几乎是失明状态,就算在面前也只能看个轮廓,严重影响平时生活。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医院北部院区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廖大爷患有高度近视,而且现在又得了白内障,双眼视力检查仅能看到眼前30cm物体移动。
一次手术全部解决
按照近视屈光度的高低,近视眼可以划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个等级。通常情况下,度数超过度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有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并发性白内障。一般情况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发生时间更早,发展迅速,程度更重。多数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发展到后期,晶状体核变大变硬,悬韧带变得松弛,容易发生晶状体震颤,同时高度近视常伴有玻璃体液化,术中前房显著加深,手术难度加大,手术时间比常规白内障手术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如晶状体脱位、后囊破裂等。所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建议尽早做手术,千万不要等到白内障重了再手术。
“熟透了”
吴晓明院长在裂隙灯下进行初步检查后,发现廖大爷的白内障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熟透了”,建议廖大爷尽快完善检查进行白内障手术。
晶体的选择
-在晶体的选择上面,吴院长介绍道-
目前针对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时可以选择常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也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合并有散光的患者也可以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保留度~度近视,平时生活工作看近处时不需要佩戴眼镜,看远处时佩戴近视眼镜可更清晰,但镜片度数变小,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较年轻患者如对远、中、近视力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大部分生活可不需要佩戴眼镜,但是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眼部要求高,需要进行详细术前检查并和医生充分沟通后,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人工晶状体。
一次手术让我眼里重新有了光
在完善好各项检查后,次日吴晓明院长为廖大爷做了白内障手术,在术后第一天复查时,廖大爷术后双眼裸眼视力也提高到了0.4,矫正视力提高到了0.8,大大超过了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廖大爷开心的说:“以前总觉得重见光明这个词太夸张了,但是我这次手术后,看东西好清晰好亮,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重见光明!眼里再次有了光!”
“一台手术既治好了白内障,又让我摆脱了50多年的高度近视,太感谢吴院长了!”视觉质量的提升让廖大爷喜笑颜开。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