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涛参加SEG年会
文晓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物理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年11月至年11月作为访问学者在密歇根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
密歇根理工大学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上半岛的霍顿市,五大湖之一苏必利尔湖的支流流进校园,清爽的空气,宁静优雅的环境,书写着这个学校梦幻的美丽。每走进此处,心中的躁动就消失殆尽,或湖边遐想,心思却飞到勘查地质的远方;或静夜沉思,在冶金采矿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密歇根理工大学一隅
密歇根理工大学强调静心,揣着浮躁的内心是不可能在科学大道上远航的。从事科研需要艰苦奋斗,静心凭借的是对科学的热爱而不是对物欲、名利的迷恋。学校依水而建,远离城市的喧嚣,正是追求理想境界的绝妙之地。
初春的霍顿
在密歇根理工大学的一年时间,让我对美国高校对待科研的态度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总体来说,有三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即敬业、求实与开放。
敬业是一个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绝大多数都很敬业。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次,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生想让我帮忙看一下他某一门课程的作业,我答应了。当我打开电子文档后,第一感觉是这篇小论文的思路简单,所用的方法、技术也较普通。但在我耐着性子深入其中后,我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论文中讨论到了所有能考虑到的细节。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使得本来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具有了很高的实用价值。我也不敢怠慢,仔细斟酌了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参数,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在这个环境里,我接触最多的教师是我的指导老师Wayne教授。他是一个很和善的老学者,很喜欢鼓励人。他对我的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尊重事实。有一次,我想用地震资料预测渗透率。去征求他的意见时,他非常直接地告诉我,在现有条件下,他不相信这个方向的研究会取得进展,并随后耐心地向我阐述了他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在他的坚持下,我没有涉足这个领域。现在看来,他的求实确实让我避免了许多弯路。
我在国内时,就听说美国的科研环境比较开放。在这里的一年时间,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在国内时,与同行讨论较少,多数时间是自己埋头苦干。来到这里后,逐渐意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我所在的团队每周二中午定期交流,通过交流,统一了认识,使得后续的工作能更顺利地进行。
11月的霍顿
我刚到时正值大雪纷飞,由于密歇根纬度较高,那儿的冬季格外寒冷,肆虐的暴风雪让我感受的只是寒冷和萧索。地处一个远离城市的郊区,交通不大方便,一到风雪天,超市的东西被抢购一空,却让人过上了“桃花源”的日子。
当地人天性乐观,顺着密歇根的地理气候特点,他们爱上户外活动。暴风雪,恰恰为他们创造了天然的活动天地。与其在自己的小屋待到发霉,还不如凭借一个小小的火炉在苏必利尔湖的冰面上露营,或者在冰面上凿一小洞静坐一天享受垂钓的快乐。
受当地人的感染,我也偶尔去滑雪。虽然技术欠佳,但每次去我会有所长进,因为总有“教练”来教我。平时在街道上走着,素不相识的人儿挂着明丽的笑容主动向你问好,朴素的言语是一份真诚,如同阳光一般照耀在我的身上。
密歇根大学的校训写到“缔造未来”。确是如此,这所理工科大学的莘莘学子有着豁达开朗的心态,他们的心似朝阳般火红,雄心勃勃透露出耐心和坚韧,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享受孤独却毫不气馁,在他们眼中,前途永远是一片光明,正如在冰雪的苏必利尔湖垂钓一般,“独钓寒江雪”别有一番风味。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
新媒体工作室杨佳欣杨雨航/编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闻网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