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梅赵堪兴李富华高建民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年6月第34卷第6期-页
患者男性,15岁。于孕龄29周出生,出生体重为g,生后吸氧16天。因左眼视力差,外斜,于年7月首次就诊于我院。检查:右眼视力0.2,矫正视力0.9,左眼视力0.01,无法矫正,左眼外斜,双眼旋转性眼球震颤,前房深度正常,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发现,右眼视盘色泽正常,边界清晰,C/D=0.2,视网膜血管向颞侧走行较直,周边部血管稀少,色素紊乱(图la、b);左眼视盘色泽苍白,边界清晰,无正常的视盘形态,视网膜血管稀少,向颞上方走行较直,黄斑位于颞上方视网膜,其周边部可见视网膜下机化病灶,有色素增生(图2)。诊断为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退化),左眼外斜、弱视,双眼旋转性眼球震颤。于年12月至我院复查,裸眼视力无变化,眼底表现无变化,非接触眼压为右眼12mmHg,
左眼13mmHg。于年4月开始出现右眼疼痛、虹视、视物模糊,到我院检查发现,右眼视力0.1,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水肿,瞳孔中度散大,非接触眼压为右眼39.9mmHg,左眼15.1mmHg,超生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发现(图3a、b、c),右眼前房深度2.74mm,左眼前房深度2.35mm,双眼部分像限房角窄,虹膜膨隆,右眼颞上方虹膜凹陷。给予20-/0美开朗、尼目克司、益脉康等药物治疗,将眼压降至正常,非接触眼压为右眼14.1mmHg,左眼15.2mmHg。随后患儿未坚持用药,亦未到医院进行复查。于年5月再次出现右眼疼痛、虹视现象后,到我院进行检查,经非接触眼压测量,右眼35.6mmHg,左眼14.1mmHg,经降眼压药物治疗,症状好转,疼痛、虹视现象消失,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右眼13.8mmHg,左眼17.6mmHg。于7月21日在我院青光眼科住院进行治疗,术前检查发现,眼轴长度:右眼25.24mm,左眼22.23mm;角膜直径:右眼10mm,左眼10mm;晶状体厚度:右眼3.98mm,左眼4.21mm;前房角镜检查:双眼,静态下部分象限房角窄,可见部分房角结构。在局麻下行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及前房穿刺术,术中使用丝裂霉素浸泡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4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出院时右眼视力0.1,上方球结膜扁平滤过,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上方虹膜根切口可见,瞳孔中度散大,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右眼6.1mmHg,左眼13.7mmHg。年2月复查,右眼裸眼视力0.1,左眼视力0.01,矫正视力右眼-8.00D=0.9,左眼0.01,经非接触眼压测量,右眼8.1mmHg,左眼9.4mmHg,球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右眼上方1点处可见虹膜根切口,瞳孔圆,正常大小,眼底彩色像显示双眼视网膜情况无变化。年7月复查UBM(图4a,b):角膜厚度右眼0.53mm,左眼0.54mm,前房深度右眼2.42mm,左眼2.10mm,右眼手术区可见,双眼各象限虹膜平坦,部分象限房角窄。
讨论ROP是一种影响未成熟儿视网膜的疾病,关键病理改变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在矫正胎龄38.6周时ROP开始退化,退化的ROP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在生后的几年内,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伴有高度近视、周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改变或格子样变性,玻璃体浓缩、视网膜皱襞等是发生视网膜劈裂和脱离的危险因素。
青光眼分别在ROP的急性期和退化期中可能出现,房角关闭的可能机制是晶状体后纤维膜的收缩造成晶状体一虹膜膈前移。Kushner等指出轻度退化的ROP患者有发展成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的可能。睫状体阻塞的原因可能是睫状肌麻痹剂的应用造成房角关闭。Suzuki等采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方法检查3例ROP瘢痕期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为瞳孔阻滞,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成功治疗,将眼压降至正常。Pollard等曾报道这种并发症,其危险性扩大到成年。本例患儿的眼压增高眼为ROP病变较轻的右眼,可能与睫状体阻塞有关。这类青光眼可用手术治疗,较少需要使用晶状体摘除术来解决房角的关闭,可采用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来控制升高的眼压。因为许多患儿没有接受定期的眼科检查,家长也没有意识到ROP并发症的可能出现;提示眼科医生应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并发症和它的治疗方法,帮助家长们制定出复查的时间表非常必要,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的并发症。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