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假如你在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那么到秋天将会收获满树果实。3月12日——植树节,在“睛E求精”云会议上,拜耳公司携手黄斑手术大咖播撒“学术的种子”,期待能为眼科同道开展黄斑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帮助,结出累累硕果!
林晓峰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教授于百忙之中拨冗主持本场会议。林教授开场发言讲到,非常感谢拜耳公司组织的“睛E求精”云会议给眼科同道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在特殊疫情期间,大家虽不能相聚面对面交流临床经验,但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做到云分享。随着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与普及,眼科医生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刻,更多的学者专注于某一类黄斑疾病,深入探索研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此次会议邀请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吕林教授、医院的赵铁英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刘志雄教授,为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与体会!
吕林教授: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曙光”——黄斑兜带术
吕林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吕林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专题讲座,从黄斑劈裂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到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分享了其团队所做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研究结果!
划重点
1.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原因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主要原因是后巩膜葡萄肿。
在萎缩型黄斑病变中,眼球形态较多为均匀扩张型,在牵拉型黄斑病变中,眼球形态较多为局部扩张型;
黄斑区Dome形态可以防止视网膜劈裂的发生。
2.提倡保守治疗
形态改变与功能改变不对称;
视网膜劈裂可以长期稳定;
手术疗效不确切;
发病机制有待研究;
3.手术的曙光
吕教授及其团队对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进行一项单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年,黄斑兜带术组BCVA提高21.7,玻璃体手术组提高4.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吕教授总结道,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目前以观察为主,影响视力或进展可以手术。黄斑兜带术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兜带术的完善有待材料的改进。
讨论:1、黄斑兜带术联合玻璃体手术的适应症是什么?
吕林:对于伴发黄斑裂孔或明显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的黄斑劈裂患者可以选择黄斑兜带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手术操作是先行黄斑兜带术,再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剥离内界膜并行内界膜翻转覆盖黄斑裂孔,以期达到黄斑裂孔闭合。
2、黄斑兜带术是否造成对视神经的压迫,以及如何准确定位?
吕林:国内部分学者将后巩膜加固术与黄斑兜带术混为一谈,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巩膜加固术是将生物材料直接放置于后巩膜,不存在手术定位问题。该术式短期效果明显,患者术后眼轴可缩短2mm,视力改善。但生物材料会缓慢溶解,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黄斑兜带术是针对黄斑局部的加压,术前可通过眼部MRI了解眼球形态、获取数据,并通过专门计算公式设计手术方案,实现术中精准定位。
赵铁英教授:现代微创手术“解惑”黄斑病变
赵铁英教授
医院
来自医院的赵铁英教授采用现代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染色剂辅助下手术治疗以往认为不可能成功治疗的黄斑病变并取得良好疗效,解决了曾经令临床医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并与大家分享她的心得体会。
1、病程长、孔径大的特发性黄斑裂孔
Ⅱ期早期阶段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不必行黄斑内界膜剥除;但需尽早解除玻璃体后皮质的持续性牵引。
Ⅲ期或病程长的IV期黄斑大裂孔,术中一定要进行黄斑内界膜剥除术,松解离心性内表面的张力,再用笛针在裂孔的上方,非接触式负压吸引,诱导僵硬退缩裂孔边缘向心性聚缩。绝不能接触性按摩。
2、高度近视黄斑裂孔、黄斑劈裂
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系统PPV+TA染色+PVD切除+亮蓝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剥除+气液交换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黄斑劈裂手术中操作精准、安全。
内界膜剥除是关键。向心直进式撕膜是否能克服环形撕除内界膜带来的张力引发术后黄斑裂孔发生还需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除伴有黄斑全层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外,术后眼内滤过空气填充安全有效。
讨论: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中,如何选择是否剥离内界膜?
赵铁英: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主要根据黄斑裂孔发生的时间,裂孔形成时间短、偏心性黄斑裂孔,单纯玻璃体切除亦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对于Ⅱ期早期阶段黄斑裂孔,术中剥除内界膜可能导致术后ERG的b波异常。
刘志雄:黄斑裂孔形成早期,内界膜表面尚无细胞成分,离心性张力不大,玻璃体后脱离后张力解除,黄斑裂孔易愈合。黄斑裂孔时间较长,内界膜表面细胞增殖,术中需剥离内界膜。
刘志雄教授:继发性黄斑裂孔
刘志雄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来自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刘志雄教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黄斑裂孔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向大家展示了典型病例和精湛手术技巧!
划重点
对于继发性黄斑裂孔,尽量保护孔缘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组织;
避免填塞,视力提高不理想;
可能的话,不用内界膜染色剂。
讨论:1、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时机?
刘志雄:外伤性黄斑裂孔有自愈倾向,早期观察为主。孔径较小者如um自愈机会较大。一般对于年轻患者,屈光间质清,无玻璃体后脱离者可先观察。手术时机仍存争议,文献报道早期手术视力预后较好。对于合并玻璃体积血混浊、裂孔较大难以自愈者可早点手术。
赵铁英:外伤性黄斑裂孔的形成与致伤因素(力度、方向)有很大关系。对于单纯外伤性黄斑裂孔,不伴有玻璃体出血,自愈率较高,主张观察。部分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在伤后3个月裂孔不闭合采取手术治疗,仍能获得较好视力预后。
2、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惰性气体治疗黄斑裂孔的效果?
赵铁英:玻璃体腔注射惰性气体对于玻切术后复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比较理想。
吕林:临床上多不采用单纯玻璃体注射惰性气体治疗黄斑裂孔。目前,玻璃体手术发展迅速,对于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效果良好,且患者术后不需要特殊体位配合。
小结:
最后,林教授总结道,感谢各位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关于黄斑手术的精彩演讲,相信大家对黄斑疾病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的把握、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最后,再次感谢拜耳公司为眼科同仁提供此次学术交流平台,期待大家共同进步!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PP-EYL-CN--1